齐桓公大量,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于成九合诸侯;管仲奇才,披荆斩棘,助桓公成就霸业;鲍叔荐贤,唯才是举,不避仇亲,甘为人梯明大义。贤哉鲍叔!
鲍叔牙是管夷武的伯乐。管夷吾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连诸葛亮也曾经自比为管仲,《论语》中提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看来对于管仲的能力和才干孔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此看来,管仲可算是真正的千里马,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千里马,在纠白大战中是纠的得力助手,在公子小白继位后,作为曾经劲敌,一个战败方的高级参谋,管仲的命运将会如何确实是个迷。管仲的才能得以施展,名贯古今,不得不说与鲍叔牙的推荐是不可分的。贤哉,鲍叔!
鲍叔唯才是举,不避亲仇。鲍书牙自幼便与管夷吾为友,他知道管夷武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就连二人一起经商时,管仲常多自取,鲍叔牙都不认为他贪财,而是认为管仲家庭贫困,足见二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后来二人从政之后,一对好朋友就成了敌人,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在争夺帝位的时候,公子纠战败,管仲就被囚禁屈辱?齐桓公继位之后,任命鲍叔牙为太宰,但是鲍叔牙辞谢,这个时候他推荐了管仲,按说管仲即使他的挚友也是他的劲敌。正如祁黄羊推荐敌人解狐做官,又推荐自己的儿子做军事统帅一样,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可为公矣!鲍叔,唯才是举,甘为人梯,屈居人后,贤哉,鲍叔!
鲍叔牙,深明大义,慧眼识才,助桓公成就伟业!在鲍叔牙和管仲同期出仕做官的时候,鲍叔就十分明智的选择了公子小白在齐襄公十二年,齐国内乱之时,是鲍叔力劝小白,并亲自驾车护送小白回国,最后立为齐国国君。局面稳定,鲍叔牙被齐桓公任为齐相,以齐桓公的眼光他绝不会看错人,以鲍叔牙的才干和优秀品质以及一腔爱国之情,助齐桓公稳定江山是没有问题的。但此时他为想到的不是稳定而是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他深知只有管仲有这样的能力。于是设法救出管仲,说服齐桓公重用管仲,自己却屈居管仲之下。如果没有鲍叔的力荐,桓公或许就不得良才,称霸也许就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了。桓公雄霸一时,名贯千秋,正是有了鲍叔的助力!贤哉,鲍叔!
《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之人也!”鲍叔,重情义,识人才,爱国家,明大义,贤哉,鲍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