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是以下那图给出的要求,题目可以自定义,三个大老爷们,你对谁感触最深,选择一个,拿来说事!
我不敢下笔,也写不来这种文,对历史也是前看后忘,晚和友聊起这个,他让我写写看。我心里有一丢丢的“抗拒”,花群里阿菲又在说说说,最终我有点硬着头皮,前行!
我专门去查百度,理清他们三者的关系,弄清复杂的前因后果。越理越头疼越烦躁,最讨厌打打杀杀了,争抢地盘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苦?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俩兄弟纠和小白一直虎视眈眈,听闻“喜讯”传来,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结果是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
这时他的部下鲍叔牙说:“管仲对公子纠忠心,究其原因是主仆关系。论本领与见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以任用”。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明理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立刻任命管仲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成就一番霸业,三个人缺一不可。要不是管仲箭锋偏一线,小白早已作古;要不是小白诈死,临时抄近路提早六天到达目的地,他还不会登位成王;要不是鲍叔牙爱国识才举荐管仲,管仲早就被齐桓王斩杀,不会有后面的雄起的齐国,将齐桓公扶上“春秋五霸”之首的地位。
细观管仲,空有着满腹的经天纬地的才华,但前提也要有(鲍叔牙)伯乐相马的慧眼,宁可自己屈居人下,也要保全及举荐人才,此人心胸真的非常人之宽广,眼界之高远非一般人。
如果非要三选一的话,我还是选择小白君,不因他与我同名。
齐小白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大度宽容之心没有几人达到。更何况是一位君王,就凭这一点,他就称得上是一位伟人,他的胸怀延伸到了极致,饱满圆润到了极致。
能成就一番伟业,需要的是礼贤下士,知能善用,眼光独到。齐小白拜管仲为相之后,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在这一时期后,齐桓公就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为发展齐国市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孟子·告子下》记载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
这“五禁”条款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经验总结。
齐小白能成一代霸主宗师,也是一卷厚重的历史传奇和悠久的文化。当然最最最重要管仲缺少不了,你们看看,管仲一死,小白就真的太小白了,启用奸人听信谗言,年老之后内心膨胀,把自己活活给折腾死,死也无好死,还是饿死,一代帝王,竟是饿死,死后还无人“搭理”,任由尸体日晒雨淋,俩月后才不得不被草草掩埋入坑,一代君就这么陨落消声,悲哀!
我也不知道我在扯什么鬼话,也不知道啰里八嗦半天说了什么,主题是什么,夸他的丰功伟绩?这里我也没细说,都是一笔带过,太复杂了,我不想累述,这个还是让别人详说吧!或者查百度!
……………省略万万字,反正我的字数够了,不管怎么样就这样吧,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