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315 古风

作者: L潇洒走一回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10:27 被阅读0次

讲一个吴宓与蜀人雷少卿的故事吧。

这是一个有古风的故事,吴宓和雷少卿夫妇萍水相逢,雍容揖让,颇见古道古风。

那是在1938年,云南蒙自。

西门内路北,蜀人雷少卿夫妇在这里开着一家粥饼铺,主要售卖莲子桂圆粥和一种当地人称为粑粑的米饼。粥是每碗三分,饼是每枚一分,价极廉而味甚美。

吴宓到蒙自半年,经常在此处用餐,喜爱这里平民化的美食。

雷少卿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先生,吴宓称他为“有道之隐君子”。所谓“有道之隐君子”,就是说这是一个道德高尚、不求闻达、洁身自爱的君子。吴宓眼中的雷少卿确实与众不同:

须发俱白,衣履整洁,手着白玉扳指。终日制饼,从容而熟练。而其态和煦雍穆,使宓敬佩。与之语,尤温雅可亲。

雷翁有个40岁左右的夫人,两个人互相扶持,就这么小本经营着不起眼的粥饼铺。据吴宓说,这个粥饼铺已经在当地开了30多年。

10月7日下午,吴宓准备写两副对联给雷少卿的粥饼铺。想了想,他在红纸上写了以下两副:

年高德茂;物美价廉。

无名安市隐;有业利群生。

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吴宓把“市隐”归美于雷翁,评价甚高。当然也不必过于当真,中国语言更多是一种习惯性思维的表现,某种场景、某个人,总有合适的古人和旧事可以比附,很难戛戛独造,表达真实心意。

吴宓兴冲冲地捧了对联到雷少卿的铺子里,送给雷翁。

雷翁自然高兴,西南联大教授、名诗人吴宓先生亲加品题,是自己的荣誉。而且自己粥饼铺的主顾大多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学生,吴宓的对联张贴后,生意必定更加兴隆。

吴宓并不因为送了对联而希望雷翁请客,吴宓在日记中说:“宓亦食且付价而返。”

雷翁也不因为吴宓送了对联而简单地请客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雷翁调了些糨糊,高高兴兴地把吴宓的对联张贴在门口显眼之处。

隔了两天,雷翁从学生处打听到吴宓的住处,派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少子,17岁,在个旧习印章篆刻;一个是幼女,十一二岁,还在读书),辗转找到吴宓,送了两件古玩给吴宓。

《吴宓日记》记载,这两件古玩是:山茶木笔筒,玲珑盘旋,刻镂如假山;汝窑笔洗,外豆绿而内白纹。

以目前的价格来看,不说笔筒,单汝窑笔洗就值上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当年自然不是这个价,却可以看出是雷翁精心挑选的东西——文房雅玩,心爱之物,送给大学教授,很是合适,而过了几天,叫自己的子女送到府上,也显得郑重。当然,吴宓的手迹如今也很值钱。

雷少卿对吴宓赠联的感激之情就这么体现出来了。

吴宓收下雷翁的礼物,他知道这是雷翁对他的赠联“极为珍视”的表示,他也感激雷翁以心爱之物相赠的盛情。

故事并没有这么结束。

10月24日,吴宓要到昆明去。他决定把雷翁送给他的两件古物还给雷翁。当天,他写了记述赠联和被回赠古玩经过的《还古物记》一文,并把两件古玩亲自送还给雷少卿。吴宓找了一个理由:迁徙无定,行李拥塞。

事出意外,雷翁真是不知怎么办才好,想不到这位大教授古风盎然,也是一位君子。雷翁只得收下,但把自己常用的香木黑漆手杖送给吴宓。

把自己日常所用的手杖送给吴宓教授,是一份心意,是雷翁的古风,而不仅仅是感谢了。

然而,吴宓虽然收下了手杖,但还是认为自己赠联出于至诚,并不需要回报。次年1月16日,他把雷翁所赠的手杖转赠给云南大学的涂文教授。

(摘自东方出版社《萧条异代》一书)

相关文章

  • 铁圈

    (摘自网络) 2020 年 12 月 16 日 每日一读|铁圈 来源:《读者》 作者:【俄】索洛杜布 每日一读|《...

  • 2018.8.31 The ONE

    【每日运动】 【每日练字】 【每日一歌】 菲菲 【每日一读】 1、人间有味是清欢。—...

  • 首先要学会敲门

    (摘自每日一读|首先要学会敲门 来源:《读者》 作者:Uma Wang 每日一读|首先要学会敲门(Uma Wang...

  • 2021-02-05

    2021 年 01 月 10 日 每日一读|敬慕 来源:《读者》 作者:切斯瓦夫·米沃什 每日一读|《敬慕》(切斯...

  • 大自然的启示

    摘抄自网络 每日一读|大自然的启示 来源:《读者》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每日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日】松下...

  • 《幸运》

    每日一读|幸运 来源:《读者》 作者: 史铁生 每日一读|《幸运》(史铁生)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

  • 只要有家可以思念

    摘自网络 每日一读|只要有家可以思念 来源:《读者》 作者:蒋曼 每日一读|《只要有家可以思念》(蒋曼) 当地球被...

  • “每日一读”

    近段时间完成“学习强国”时,喜欢上了它的“每日一读”这块内容。“每日一读”文章内容都太不长,读来不会花太长...

  • 每个人都千姿百态

    每日一读|每个人都千姿百态 来源:《读者》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每日一读|《每个人都千姿百态》(列夫·托尔斯泰)...

  • 认真对待职场的起点

    每日一读|认真对待职场的起点 来源:《读者》 作者:叶翔 每日一读|《认真对待职场的起点》(叶翔) 一个正在读研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315 古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id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