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 4:西欧旅行~起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宿

Day 4:西欧旅行~起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宿

作者: 表里不一的阿may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7:02 被阅读0次

早上凌晨4点醒来,玩玩微信,睡个回笼觉,然后6点起床,6:30吃饭,7:40出发。

第一站: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这是施华洛世奇的老家,忍不住又买了2件礼品犒赏自己。

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Österreich,英语:The Republic of Austria),简称“奥地利”(Austria),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共和制制国家,下含九个联邦州,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东邻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邻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邻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邻德国和捷克,国土面积83855km2。首都维也纳,人口超过170万,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1]主体民族为奥地利人,少数民族有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约占总人口的0.5%。官方语言德语。61.4%的人口信奉天主教。[1]

奥地利从中世纪开始到一战结束前曾是欧洲强国之一,更是统治中欧650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自1278年开始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2]1699年获得匈牙利统治权,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邦联解散。[2]1867年与匈牙利王国联合为奥匈帝国,一战后帝国瓦解,1918年11月成立共和国,1938年被德国吞并,1945年被盟军占领,1955年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2]

奥地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山地国家之一,201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5870美元。其人类发展指数在2016年排世界第19位,其工业特点是国有化程度高,国有企业控制了95%的基础工业和85%以上的动力工业,产值及职工人数均占其总数的70%,1995年加入欧盟,是OECD的创始国之一。1995年签订申根公约,1999年接受欧元。[1]

黄金屋顶(Goldenes Dachl)在奥地利茵斯布鲁克旧城区哈索费狄街尽头,从前被人们称为新王宫的建筑。

黄金屋顶建于1500年,属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是为了纪念马克西米连一世订婚而建造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委任尼克拉斯在1494年至1496年间将从前破旧的挑楼改建成为有哥特式穹隆的宫廷包厢,以便在这里就能观赏到广场上的比赛和戏剧表演。

第二站:意大利威尼斯黄金水道与圣马可广场

从因斯布鲁克出来后,我们驱车400公里直接赶往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十字军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像从水中钻出来似的。威尼斯大运河被誉为威尼斯的水上“香榭丽舍”大道。在河道的两边,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既有洛可可式的宫殿,也有摩尔式的住宅,当然也少不了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文艺复兴时代,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在这些教堂里面留下了不朽的壁画和油画作品,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和艺术家。此外,遍及运河两岸的店铺、市场以及银行等等,也给这个水上大都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游览大运河,有很多不同的交通工具。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莫过于乘坐“水上巴士”了。“水上巴士”可是威尼斯大运河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它们小巧玲珑,色彩鲜艳,不过通常也比较拥挤。

最富有威尼斯特色的是贡多拉。威尼斯的贡多拉表面涂满油漆,异常光滑,沿着运河的两边,它们被拴在理发店五颜六色的门柱上。贡多拉的船首外包钢皮,昂然翘立,在运河里行走时,贡多拉在浪花上腾越,肆意飞奔,气势宛如一匹从栅栏里放出的野马。

上船之后,我们就到了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官方标准译名圣马尔谷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代都有。

其中,圣马可大教堂就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整个教堂采用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结合了东西方建筑精华,内部装饰了很多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装饰画。藏品中的金色铜马身体与真马同大,神形毕具,惟妙惟肖。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 今天,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内外有4000平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每天从世界各地来瞻仰和欣赏大教堂的人成千上万。

无论黄金水道两边有些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堡,还是圣马可广场的大教堂、大钟楼以及拿破仑的寝宫及行政院与长老院的建筑,无不给我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想着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是怎么的能工巧匠又是用怎样的信念一点点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打造这样的宫殿与城堡的,其中建筑外观中用马赛克拼的画像更是金碧辉煌与栩栩如生,即使经历了上百年上千年的考验,也仍然让人怦然心动,不愧为历史中的珍宝!

威尼斯因建桥而发展为建城,房子都是用木桩搭基而后建造。从有想法到摸索成功,也是经历了几十年的经验,想来若用今天的可行性分析,为何不找一个平坦的地方去打造一座城,想必是断然不会去建造这座水上威尼斯的,更不会留下这些历史的瑰宝给我们。

威尼斯为什么会在水上建城,这要从威尼斯的历史讲起。我们总认为这么大的意大利哪里不可以建城市,偏要建在水上。其实威尼斯在19世纪并入意大利之前的1400多年里都是一个很小的,几乎没有什么陆地的水上之国。原来公元5世纪建城之初人口稀少,但由于威尼斯凭借面向亚德里亚海天然良港的地位,逐渐成为当时世界航运中心,人口也随之猛增。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土地的威尼斯人建起了这座巨大的水城。

所以,有时把不可能的事情做成功了,才会成为经典!

相关文章

  • Day 4:西欧旅行~起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宿

    早上凌晨4点醒来,玩玩微信,睡个回笼觉,然后6点起床,6:30吃饭,7:40出发。 第一站: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这是...

  • 旅欧记忆(5)奥地利游

    2007年1月26日 ,从威尼斯岛屿出发,行程5个小时到达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参观圣安娜柱和因斯布鲁克的象征---...

  • 梦幻欧洲行之三《音乐之都》

    第五站:童话仙境—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结束了意大利的行程,告别了水上城市威尼斯,第一次跨越欧盟国界,一路向西,奔向美...

  • 跟着儿子去旅行(八)

    因斯布鲁克 告别德国贝希勒斯加登小镇,我们前往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市。在去车站的路上,马路上正在相向行驶着的一辆车上好...

  • 欧洲之旅DAY3意大利🇮🇹即将沉没的城市

    一早,我们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出发,一路向南,进入了意大利。清早的因斯布鲁克还泛着些许凉意,阿尔卑斯山还扯着半山腰云...

  • 欧洲行(四)

    2019年5月1日下午,我们从威尼斯奔向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 从威尼斯到茵斯布鲁克需要5个小时车程。导游说:我们这...

  • 欧洲旅行纪实(12)

    第九站:奥地利 11:50分,我们前往今天的第二站—奥地利的著名城市因斯布鲁克。 奥地利是个多山之国,四分之三的土...

  • 因斯布鲁克

    观看中文国际频道“城市一对一”节目,昨天认识了这个城市: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Innsbruck)是奥...

  • 漂亮的奥地利

    离开意大利,来到奥地利,眼前突然一亮,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小镇,非常漂亮!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山城。

  • 因斯布鲁克

    与其说游到了奥地利,不如说还杵在意大利。 因斯布鲁克,这个市如其名的小城,木木然的横跨着因河,又施施然的斜倚着大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 4:西欧旅行~起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前往意大利威尼斯,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ij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