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第十一章抑郁和躁狂性人格01

精神分析第十一章抑郁和躁狂性人格01

作者: 心喜欢生0003 | 来源:发表于2021-05-01 04:59 被阅读0次

    一、抑郁型人格障碍

    我们很多人都曾不幸遭受创伤而形成难以愈合的悲痛,表现为明显地缺乏动力失去快感(即无法享受乐趣),或是植物神经紊乱(进食困难、睡眠障碍或自我调节失常),这些都是抑郁障碍的表现。弗洛伊德是首位将抑郁状态与正常的哀伤反应进行比较的学者;他观察到这两种状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哀伤情境中,人们会体验到外部刺激作用(如丧失重要他人)的逐渐减弱;但在抑郁状态下,人们会认为自我正在消融或毁灭

    简言之,布莱特探索了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内部体验和治疗需求。其中一种抑郁状态是“我不够好。我有缺陷,我自作自受,我很孤独,关心我吧”。

    布莱特对抑郁的两极性进行探索之后,将抑郁划分为“自我界定”和“人际中的自我”两种极性倾向。人们都有自我肯定和通过与人建立关系而体验自我的习性,精神健康的标准便是能够在两者之间灵活切换。自恋人格者即是顾此失彼的要么偏向浮夸(自我界定)、要么偏向耗竭(人际中的自我)——无论是通过贬低他人还是渴求关注。抑郁人格也是如此,常常有失偏颇。

    二、抑郁者的驱力、情感及气质

    创伤事件和伴随的情感、认知和躯体体验,将作为认知原型固定于个体的早年记忆之中,对大脑功能产生永久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可能会在个体下一代的身上重现,经过大脑复杂结构的处理,看似简单的遗传因素,演变成复杂的人类行为。

    根据弗洛伊德的推测,亚伯拉罕提出:早年的丧亲体验是个体产生抑郁心理的基础。经典分析理论认为,如果婴儿受到过度满足或是遭受剥夺,将会固着于这一心理发育时期。因此人们最初将个体抑郁归因于过快、过早的断奶,或早年遭遇了超出其应对能力的某些挫折。抑郁者表现出的口欲期特征,对上述对饮理论影响颇大;很多抑郁者的体重超标、酷爱进食、吸烟、喝酒、倾诉、亲吻,追求口欲的满足。还倾向于用食物和饥饿来比喻自己的情感体验。

    弗洛伊德注意到,人们在抑郁状态下容易将负性情感投注到自身而非他人,他们憎恨自己的程度远超出自己的实际缺点。用性驱力和攻击驱力来解释这种心理机制,上述现象即被描述为“自我虐待(攻击)”或“转向内部的愤怒”

    这种攻击自我的模式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即抑郁者的愤怒很少事出有因或自然而然。他们容易内疚,内摄型抑郁人格尤为如此。这是一种能部分意识、自我协调、广泛存在的负罪感,与偏执者具有否认和防御性质的内疚有所不同

    偏执是一种投射性认同,偏执者认为痛苦源自外部环境,常常不会攻击自己,而是把攻击指向他人。

    三、抑郁者的防御和适应机制

    上述案例中,抑郁者是潜意识地对早年所爱客体的令人厌恶的特质进行内化——内摄。这些客体的优良品质可能在抑郁者的意识层面已被仿效,而其负面特征则被他们潜意识地感知为自身的缺陷

    关于这一点我有点儿共鸣。在成长过程中,母亲作为重要养育人,口齿伶俐、心灵手巧,无论智商、情商都很高,这些优良品质已经被我不断地潜移默化的习得。但母亲也是一个自尊不高的人,她这种假性自信而包裹着的自恋型人格,也在言传身教中潜意识的囊括进来,母亲不断地依靠我,但是她又无形中想让我按照她的意思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愧对母亲的培养,充满了自责感。实际上很多的责任不该由我来承担,我也承担不起。

    母亲不断给我灌输“老牛掉枯井”的意象,抱怨着命运的不公。我想还是受教育的限制把,母亲最大的不公就是没有接受教育。这是悲哀的来源,其实这来源也是一种建构;许多没有读过书,一样的命运也不一定就是这样的解读。我始终坚信,机缘是命运的一部分。假以时日,等我成长起来,我一定给母亲好好谈一次,重新建构母亲“老牛掉枯井”的命运场境——老牛掉枯井里面不一定就是苦难无头,其实也可以解读为置于死地而后生。母亲用“老牛掉枯井”的意象,给自己一个认命,在绝望中无比坚韧的将我和妹妹供出去,从而还能接触心理学,重新建构我们这个家庭的意义。我将此意象解读为——定住,因为认命的定住,才能不惜一切代价的向上生长

    甚至可以说,如果认命,不定住,母亲即使离婚,或者婚姻的试错后,遇到更不靠谱的后爹——这个概率是很高的,会陷入更深的绝望,不是为社会增添两个家庭的人才,甚至也许是两个罪恶的组织也都有可能。实事求是的说,过往的苦难经历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就看我们怎么构建,怎么解读。

    这一段写的不够顺畅,但受朱老师的影响,启发,我既然能治愈我自己,就能通过建构治愈我母亲。

    因为母亲老牛掉枯井的绝望的意象,其实给与两个孩子更大的动力去努力和创造,苦难还是那个苦难,但是被建构后的内心体验完全不同了。

    自我攻击是与内摄型抑郁密切相关的一种防御机制,也是个体在抑郁驱力影响下产生的差强人意的应对方式。内摄这一概念意味着:客体丧失带来的自我不完整感,使个体通过吸纳丧失客体来填补自我,也包括同时吸纳对丧失客体排斥的部分(丧失客体造成的痛苦体验或恶劣心境)。攻击自我可以有效降低焦虑,尤其是与丧失客体的抛弃的可能。这样不仅安全,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力量感——假使错在于我,那么我就能改变错误而扭转困境。

    从我个人的直觉体验来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包含能量,充满热情。可是因为基因遗传、意外、甚至养育方式出现扭曲等等,造成了人格的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能量的发力不聚焦,有的向内攻击,有的向外攻击,有的相互矛盾,有的存在妄想,这些本质的原因都是底层安全感不足。这里面夹扎着命运的无常与机缘的珍贵。

    或者说因为生命的有限性,因为生命的无常性,最终让我们经过学习和觉察,从而珍惜生命的缘分。

    儿童需要依赖他人才能存活。如果他们必须依赖的客体并不可靠或不怀好意,儿童就必须在接受现实和否认现实之间做出选择。若选择接受,可能会因此而觉得生活空虚而无意义,长期陷入缺憾、苛求、徒劳以及绝望的感觉,这便是情感依赖性抑郁。反之,若因为无法生活在恐惧之中而选择否认,就只能将抱怨指向自身,然后通过独善其身来改变命运。即认为:如果足够优秀、斩尽私念、克己奉公,生活就能柳暗花明。这便是内摄型抑郁。临床经验表明,人们大多倾向于选择毫无理由的自责(否认),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接受)。内摄型抑郁者情绪悲戚,但这种悲戚却饱含力量而情感依附型抑郁者却凄凉被动,逆来顺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第十一章抑郁和躁狂性人格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ke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