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象征根植于我们的身体、意识和心灵这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共有的成分,它既不局限于个人也不局限于某个群体组织。实际上,普遍象征语言是人类发展的共通语言,是它继续发展成一种普遍性的习惯语言之前被遗忘的语言。

不知已经跟学员们强调过多少次了:做心理医生,必须学会类比,识别象征!
“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更是难以量化,因此要想说清楚心理现象总是离不开类比。比如恋爱中的姑娘问:“你爱我有多深?”当机灵的小伙子说“月亮代表我的心”时,就是以“月亮”作比,对方也就明白了。
类比又叫“打比方”,简称为“比”。这一点我们应该有着天然的文化优势,因为中国有伟大的《诗经》,谁都知道它由风雅颂组成,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将比这一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当算《硕鼠》,三段均以“硕鼠硕鼠”开头,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我们知道老鼠的形象丑陋又狡黠,喜欢偷食,借此比拟我们也让知道了剥削者的贪得无厌和诗作者的愤恨之情。

我在讲课和咨询经常打比方。目前我经常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说清楚技术的重要性,并指出技术已经高度工具化,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十分方便的“工具包”来使用。为说明这一点,我曾多次指着自己胸前的某个扣子说:“如果没有针,谁都无法缝上扣子,而如果有根针,任何一个成年人缝一个扣子都轻而易举。所以,可以说一个人能不能缝上这个扣子其实跟其性别、智商、学历等都没有关系,而只需要一根针足矣!”此处,我将具象化的针这一工具跟心理咨询技术这一抽象的工具类比,不但能让使用者听明白,还会提升其兴趣或强化其动机。
在我的视野中,类比的外延十分宽泛,诸如各种举例都可囊括其中。
识别象征要比学会类比困难一些。我在学解梦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象征”的认识——梦是用象征语言书写的信。回想一下,让我收获最大的还真不是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而是弗洛姆的那本《被遗忘的语言》,其中第二章讲的就是“象征语言的本质”。

弗洛姆说,
“象征语言是我们表达内在经验的语言,它似乎就是那种感官体验,是我们正在做的某物或物理世界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某物,象征语言是这样一种语言,其中,外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象征,是我们灵魂和心灵的象征。”
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被深深震撼,“心理”的大门一下子打开了。
相较于对象征内涵描述的深刻和玄妙,弗洛姆对象征外延的表述极其浅显和通俗。他认为象征分为习惯性象征、偶发性象征和普遍性象征三种。最常用的习惯性象征就是词语,比如“狗”这个词或这个声音,就被我们中国人用来象征那种会“汪汪”叫的动物,其实两者之间的联系只取决于我们的习惯——美国人的习惯就与我们不一样,采用的象征是Dog。
烤地瓜(红薯)是很多人的最爱,但我一见到却总是不自主地从胃底泛到口中一种酸水。因此,对我而言,地瓜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而具有了泛酸、厌恶等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是我所独有的,只与我小时候那段总是以难以下咽的地瓜为主食有关——与我在同一山村长大的人至今喜欢吃烤地瓜,因而没有必然性,当属于偶发性象征。
其实对我们心理医生而言,最有意义的是普遍性象征,即“在象征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有个男性很兴奋地跟我说他梦到了一条花花绿绿的蛇缠着他,我便知道这条蛇其实是他公司里那个美女的象征,当问他是不是遇到了“美女蛇”时,他就只有憨憨地傻笑了。美女和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天下男人都懂得,解释都是多余。同样,当一个女性有些惊恐或厌恶地说他梦到一条狐狸时,大概所有中国人都知道这个象征是什么意思。
“物理世界的现象能充分地表达内在体验,物理世界也可以作为心理世界的象征,这并不令人惊讶。……象征和被象征物的关系不是外在一致的,而是内在性的,它深深地根植于情绪或思想与感官经验的亲密体验中。它被称为普遍象征,是因为他能被所有人领悟,它与偶发性象征相反,后者由于其特定品质,只是被个人领会;它同习惯性象征不同,习惯性象征只是限于一个共享同一习惯的有限人群所理解。普遍性象征根植于我们的身体、意识和心灵这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共有的成分,它既不局限于个人也不局限于某个群体组织。实际上,普遍象征语言是人类发展的共通语言,是它继续发展成一种普遍性的习惯语言之前被遗忘的语言。”
从这个意义上讲,识别象征就是将那种被遗忘的语言唤醒!
体验过的都知道,这很神奇,但并不神秘。
再次强调,心理医生要学会类比,能够做到信手拈来;要学会识别象征,不被表象蒙蔽。前者反映出一个心理医生阅历的广度,后者则反映着其对人生理解的深度。
网友评论
习惯性象征:“窝心”在大陆更多的表示难受,闹心,委屈等,在台湾却代表暖心,舒服等意思。
偶发性象征:不喜欢吃挂面,看到它就会有点讨厌的情绪。面条也不爱吃,经常是一碗面条要盛三四次卤才吃完。在我小学时冬天的大早上,都得自己扒开蜂窝煤炉煮挂面,加点盐和鸡蛋做自个的早餐。再大点也需要和面压面条给家人准备,奶奶总是叮嘱我要多压几遍面团,这样出的面条劲道滑溜,我觉得太费力,总不喜欢做。
普遍性象征:比如戒指,佩戴戒指这个传统实际上早在穴居人时代就被采用。穴居人习惯把树枝、草和芦苇缠绕在新娘的手腕或脚踝,他们不仅认为这是忠诚和友谊的标志,他们还相信,这样做妻子的灵魂是完整的,她会活的更久。戒指的佩戴在很多国家都有很长的历史,且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普遍象征意义。
类比例子:
人过四十天过午。
女当事人跟法官哭诉:“如果你老公这样对你,你会怎样?”
男当事人跟法官诉苦:“你也是女人,你也有小孩,你会像她(指他自己老婆)那样吗?”
法官跟当事人说:“如果您是法官,又如何判决呢?”
书记员指着起诉状说:“姐,这女的跟我同岁呢,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啊!”
“是的,她开始谈恋爱时你中考,她生孩子时你高考,她要离婚时你刚参加工作。”
O(∩_∩)O哈哈~,除第一个例子外,是我真实遇到的情形。
习惯象征:是用一个词来称呼一个词的习惯,如用“榴莲”表达现实存在的物----榴莲,这种并不能引起我们的联想,也不能触碰我们心灵的经验。
例子:法袍是法官身份的象征。
红色代表喜庆,白色象征纯洁。
偶发象征:与习惯象征相反,偶发象征只与个体经历有关。
例子:恋人分手时剪下的一缕青丝,互相赠送的一粒红豆,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一缕头发、一粒豆子,但在当事者则是一段或美好或伤心的经历,睹物则昨日重现。
普遍象征:普遍象征与代表的事物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独角兽代表公平正义。
包拯代表清官。
绿色象征生命。
象征:“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其中,单就“太阳”、“门窗”、“草”、“叶子”等词语或概念,是习惯性象征。整段话是偶发性象征。考虑到“阳光”、“太阳”所代表的背后的含义,就是普遍性象征。
房革fy
2018-06-15 19:23 · 字数 679 · 阅读 48 · 日记本
在工作生活中,为了便于沟通交流,实现有效,经常采取类比、象征的方法,以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
类比法,就是举例说明。比如关于如何设定目标的问题,确定工作目标,既要确定大目标,还要确定短期小目标,只有一个个短期小目标完成,才能轻松达成大目标。举例说明,某人要打算一个月徒步穿越川藏线,那他就要确定一天至少要走多远的路,打算到哪里住宿,十天后到哪里,20天后到达哪里,最后才能保证按期实现徒步穿越川藏线的目标任务。这就是用类比法说明了大目标与小目标的关系。
象征法,是外部世界象征内在世界,是我们灵魂和心灵的象征,分为习惯性象征、偶发性象征和普遍性象征三种。
习惯性象征,今天我们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各单位都悬挂横幅,制作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大家纷纷在安全条幅上签名留念,区领导参加咨询日活动并发表讲话,到各个单位视察等。通过今天这个活动的开展,表明国家对安全的重视,这个活动就是启动安全生产月的一种习惯性象征。过年贴对联、挂灯笼等,也是一种期盼美好生活的习惯性象征。
普遍性象征,如果大家想知道未来几天天气怎么样,看到天气预报上有个太阳,就知道是晴天,只露出半边太阳,表示阴天,有雨点,表示下雨,这就是一种普遍性象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还有一种偶然性象征,比如我上高中时,当我悲伤难过的时候,就会哼唱《知音》这首歌,来抒发我的悲伤情绪。现在偶尔哼唱这首歌,仍会有悲伤涌上心头,我把《知音》这首歌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这是由我的生活经历引起的,《知音》成了我的偶然性象征。
生活中,我们利用类比法、象征法等,丰富了生活,增加了智慧,强化了沟通效果,愿每个人的生活都丰富多彩。
偶发性象征:比如睹物思人这个词还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普遍性象征:比如大家看到玫瑰花就会想到爱情,说到太阳就想到热
偶发性象征:
昨天城市遭遇恶劣天气,狂风暴雨。老妈还跟我聊起来,我爸爸的一个习惯性象征,认为电闪雷鸣是很危险,打雷的时候不敢靠近窗户。
其实老爸的胆子很大,即使是晚上也敢去深山老林,他之所以害怕打雷,是因为他经历过这种危险。他当老师的时候,有一次下雨天打雷,坐在窗口的小孩子被打昏,而远离窗口的孩子却没事儿。从此他就很害怕打雷。
偶发性象征,只与个体的经历有关,一件纪念品、某个场所或者某种关系的发生都可能因为与自身曾有过的特殊情绪、心境有关而成为自己这类情绪、心境的象征。比如与一些愉悦或者痛苦的记忆相伴的物件或者场景。我每每看到月季花就会想到妈妈,因为妈妈在有生之年对月季花情有独钟,每到一处看到心仪的月季花一定会将她移栽一棵回家,于是月季花就成了我想念妈妈时的偶发性象征。
普遍性象征:例如蛇可以是美女也可以是阴冷险恶的敌人甚至可以是生殖器的象征。例如红色可以看做是积极热情激情、血液、斗志或者是性,同时红色又是警示,结束取消(例如有些地方的签名)的象征性代表色。
复习一下今天刚刚学的习惯性象征、偶然性象征、普遍性象征。
习惯性象征 来自于我们把一物与另一物联系起来的习惯,基本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如:国旗 ——祖国、红色——激情热烈、白色——肃穆医院等等。
偶发性象征 则来自于个体的经验。
类似于一些强迫性行为的外人看来好无意义算不算?事到临头,碰到偶数代表顺利,奇数则相反。
普遍性象征:“它被称作普遍象征,是因为它能被所有的人领悟,它与偶发性象征相反,后者由于其特定品质,只是被个人领会;它同习惯性象征不同,习惯性象征只是限于一个共享同一习惯的有限人群所理解。……普遍象征的语言是人类发展的共通语言,是它继续发展成一种普遍性的习惯语言之前被遗忘的语言。”
梦、神话故事。
当知道我是当老师的之后,马上有人说:这个工作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着高帽戴的,天啊,我可不想当春蚕或者蜡烛~看到一位学员带了一条价值不菲的白丝巾,不由自主地想问问她那是不是定情信物。一上午站下来还没休息就接到下午检查的通知,老百姓的日子真难过,有种当牛做马的感觉,老是拉不完的套。
最常用的习惯性象征就是词语:例如:红色是一种颜色,每个人头脑中的红色都不一样。
偶发象征是事物针对特定的人:我看到狗就害怕,因为小时候被狗咬过。
普遍象征:在象征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如包青天,野人。
类比和普遍象征有时分不清楚了。😓😓
偶发性象征:这两天想到要做作业就头痛😂
习惯性象征:端午节带五线绳去邪
普遍象征:举白旗表示投降
习惯象征:语言,符号,图形象征。除了名词等直接对应,还有数字吉凶的谐音,乌鸦和喜鹊的象征等等,特别在文学影视中的应用较为常见。
偶发象征:与个体经验密切相关,比如去过某处旅游后失恋,其人之后应该对于某处的怀想不会美好。黛玉葬花,对黛玉本人来说,落花是偶发性象征,那对读者来说呢?这四个字是不是已经有了习惯性象征的意义?
普遍象征:不受人群的限制,具有一致性,那么骷髅象征着死亡,朝阳象征着希望,地球是母亲,这些象征已经成为深植于潜意识中了吧。
其实我对习惯性象征和普遍性象征还有些混淆,李老师发的书才看了几页,真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继续滚去看书了……
2、做事要统筹全局,不能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习惯性象征:就像词语。习惯性象征只是限于一个共享同一习惯的有限人群所理解。人们一提到狗,就会想到忠诚,狗和忠诚算是习惯性象征吗?
偶发性象征:是独有的,和个人经历有关系。我每次炒茄子,就会想到高中同学做的那次好吃的炒茄子;每次做西红柿炒鸡蛋,就想起以前做过这个菜的一个同事。一到下雨天听雨,就想起和奶奶一起睡在窗户下,听外面打雷下雨。
普遍性象征:象征和被象征物的关系不是外在一致的,而是内在性的,它深深地根植于情绪或思想与感官经验的亲密体验中。普遍性象征根植于我们的身体、意识和心灵这些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共有的成分,它既不局限于个人也不局限于某个群体组织。比如:全世界都把生自己的人称作:母亲。
习惯象征:电脑,饿了,生日蛋糕
普遍象征:鲜花象征美好,蛇象征危险。
偶发象征:聚会看到朋友的笑脸,感受到太阳的味道。
偶发性象征:一闻到恶臭的味道就会嗓子发痒,并伴有呕吐的动作。
习惯性象征:我的老家有个习俗,家里有人去世了,连续三年春节家里不能贴春联。
普遍性象征:沙盘对于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沟通和链接具有普适性。
习惯性象征,我们把各色植物开出的美丽的物体称作"花朵",英文则是"flower".
而花朵象征着美丽,春节象征着团圆则属于普遍性象征。
异地恋的青年男女,男孩送了女孩九棵鹅卵石,每当女孩情绪不佳时,就摸摸那九棵石头,在她心里,九象征着天长地久,石头象征着海枯石烂……这是她的个人经历,是偶发性象征的举例。
老大嫚:我和恁滚女一样大,她嫁得那么好,都有孩子了,俺还没人要,55555。。。。
老汉:姑娘,春不到,花不开!
习惯性象征:玻璃身,头顶盖子,盛液体为主,谓之瓶。
偶发性象征:雨天出行不敢低头,若不小心看到被水打湿的棉花,立马蹲下干呕。
普遍性象征:办离婚,双方唧唧歪歪,苦口婆心调解无果,审理期限迫近。夜梦双双来报:俺们财产问题协商好了!恁去帮忙清点,分割就好。。。欢喜同去,遇洪水,财产荡然无存,两方反悔,复唧唧。。。惊起,怅然。
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类比,是给儿子讲情绪的时候。
因为儿子特别容易被别人激怒,我给他这样说:
如果别人一说,你就生气,那你就中了别人的圈套了。你想想啊,他就像个猎人,挖了个坑,就等着你掉进去呢,你一生气,就“扑通”掉进坑了。
习惯性象征就是词语。我们命名的各种概念,比如颜色,比如桌子,椅子,你看它是什么,别人看它也是什么。
偶发性象征,是和个人经历相关,个人独有的特征。比如提到热恋的姑娘提到某个城市,看到某样东西,就会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那就是独属于她的偶发性象征。普通的一天,当它变成纪念日,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一天就是个人的偶发性象征。
最有意义的是普遍性象征,即“在象征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是约定俗成的,比如,橄榄枝和鸽子象征和平,比如各种图腾,国旗就是国家的象征,火种(火苗)象征着希望,V手势是胜利的象征,在沙盘游戏中的物品也有着其各自的象征意义。
突然有种感觉,类比和象征经常是分不开的嘛。
四岁的儿子说:妈妈你别凶我,你一凶我,我的壳就会碎了的,碎了还要重新生长一遍。他所谓的壳碎了,就是象征他受到了伤害。
习惯性相象征:精的跟猴子似的,笨的像头猪,闷的像个葫芦,呆若木鸡,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井底之蛙,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如梗在喉,掌上明珠,千金小姐,三代单传的独苗,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芦苇外强中干腹中空;胸中有丘壑;胸有成竹;板上钉钉;
普遍性象征:
祖国和大地比作母亲;
男人比作太阳,女人比作月亮;
玫瑰代表爱情;
【类比】:大家有过抢“红灯”的体验吗?记忆中:高三住校时,每个月回家一次,有时我会选择骑自行车往返,单程大约30公里左右。沿途会遇到很多红绿灯,当我远距离看到绿灯时,我就会拼命的蹬自行车,想抢绿灯快速通行,结果大多数是等我冲刺十字路口时,绿灯“突变”成红灯,禁不住会有些懊恼……一路上,过了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后来我选择远距离看到红灯时,开始冲刺骑行,抢在红灯变绿后第一时间通行,屡试不爽,等到骑到学校时心情超级棒,如同百米冲刺得了冠军一样美!回想起来,这是何其棒的减压运动呀!
今早跑步沿途过十字路口时,我又重温了一把抢“红灯”还是抢“绿灯”的旧梦。不禁感慨万千………若把我的人生比作一条路,那么每当我处在人生路的十字路口时,又何尝不是在抢“红绿灯”呢!想当然以为的“一定能在绿灯中通行”,结果迎来的是当头一棒。倘若我是在“红灯中”,积蓄力量,坚持下去,那么我就会在人生路口的“绿灯中”顺利通行。
【习惯象征】举例:比如当我们到听到“椅子”或者看到“椅子”这个词语时,它们代表着象征着之前我们看到、摸到、使用过的“椅子”这个物体。
【偶发象征】
举例:高三上学期放假回家时,才知道“姥姥过世”的消息(从我小时候,姥姥就一直住在我家)。姥姥没了,姥姥的床也没了,只剩下“姥姥床对面的那张小床”,在那之前的一次周末我还陪姥姥床对床的睡了2天。当时我接受不了那突如其来的“变故”,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那是第一次品尝“没了就是没了的心酸”。那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从那以后,每当夜深人静的雨夜,我总是会想起姥姥。“夜雨”对我来说算是对“想姥姥”的偶发象征吧?
【普遍象征】举例:“雨后彩虹”象征着:历经苦难后迎来的美好时光,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偶发性象征:到外地遇到说家乡话的,倍感亲切。
普遍性象征:玫瑰象征爱情,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青春永驻
老师的文章像座山充满了神秘,让人走过一山又一山;老师的呵护又像水一样绵长,不可暴饮又无法阻挡。
是不象征蜕变和成长?
象征,则跟具体某个人某个特定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