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很难从别人的口袋里偷走500元钱,却能心安理得地下载原本售价500元的盗版软件。
你用的Office软件是正版的吗?可能不是,对吧。
Office售价500元,也就是说,当你使用了盗版Office,软件的创造方失去了Ta们本来应得的500元钱。
但是,你点击鼠标去下载盗版Office的时候感觉怎样?并没有被铺天盖地的罪恶感压倒,对吧。
那如果让你从一个人的口袋里直接偷走500元钱呢?几乎不可能,对吧。
明明都是做出这件事后,他人会损失500元钱,为什么直接偷钱你会良心难安,而去下载盗版软件,就从容淡定多了?
到底哪里不一样?
去个体化的影响
“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下载盗版。”
当你从别人口袋里偷钱的时候,你是一个人;而当你上网下载盗版软件的时候,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非常多的人和你一起,在做同样的事。另一方面,在网络上下载盗版软件的时候,你是匿名的,或者使用一个虚构名,也就是你的id。淹没在人群中的你,身份被“藏起来”,处于一种叫做“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的状态。这种时候,你对自己身份的觉知下降了,对行为的约束下降了,也更容易从行为的责任中脱离出来,于是更能够去做非法的事情(Festinger et al., 1952),比如下载盗版软件。这种状态在网络中非常普遍。
清晰的对象vs模糊的对象
“我偷谁的钱了?”
偷钱的时候,你看着那个人,你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偷那个人的钱。而下载盗版就不是了,对你来说作者可能只是一个符号,并没有一个生动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甚至于,可能不少人都不知道自己的Photoshop是Adobe公司的产品。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是说,人们对身份明确的受害者反应强,而对身份模糊/匿名的受害者就没有那么强的反应。研究发现,如果隐去受害者身份,人们会在道德决策上更自私,更容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Yam & Reynolds, 2016)。和直接偷钱相比,下载盗版软件时,你没有明确知道自己让一个什么样的人损失了钱。这样的状态下,作恶也就更容易了。
距离近vs距离远
“我又不是在偷眼前的钱,隔着重重网线呢。”
另一个不同在于和对方的距离。偷别人口袋里的钱时,你离那个人很近;下载盗版软件时,你离作者很远。早在上世纪60年代,经典的服从实验就发现,空间距离越远的时候,人们越容易去伤害他人(Milgrams, 1965)。近年的一个脑成像研究也发现,远距离的共情,需要更强的相关区域皮层激活(Mano et al., 2009),也就是说,去共情一个远距离的人,大脑的需要动用更多的精神资源。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在下载盗版软件的时候,难对遥远的网线那头的人产生同理心,也就更能心安理得。
钱本身vs离钱一步之遥
“我只是下载个软件,并没有直接偷钱啊。”
还有一点是,软件虽然明码标价,但不是金钱本身。有研究者尝试往大学宿舍的冰箱里悄悄放了半打可乐和一盘零钱。三天后,可乐全都不见了,而零钱一分也没少。之后,他做了一个系统的实验,来验证了这件事。结果发现,当把金钱换成兑换金钱的筹码时,人们的不诚实行为显著变多了(Ariely, 2008)。只要离钱一步远,不是面对真实的金钱本身,人们就心安理得多了。这也是为什么,下载盗版这种间接涉及金钱损害的行为,比直接去偷钱更容易做出。
有形的物体vs无形的物体
“只是个软件而已,我又没有偷一个‘真的’东西。”
这是另一个不同。盗版软件是无形的、抽象的、触摸不到的东西。在历史上,软件、电影、设计这样的无形的知识资产出现时间很晚,不像有形资产已经出现了很久。人们早已进化出对有形资产所有权的快速、不太需要精神努力的认知能力,但对于无形资产还没有。去偷无形的物体时,人们需要经过刻意的思考,才能意识到这是不道德的(Manesh, 2006)。一项实验发现,人们在想象偷窃有形物体的时候,与道德负罪感相关的大脑皮层被激活了,而在想象偷窃无形物体的时候,却没有。也就是说,在下载盗版软件的时候,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情,因为你并没有觉得自己在偷一个“真的”东西(Eres et al, 2016)。
确实,比起偷钱,下载盗版要容易正当化。但是,罪恶感的减少、觉知的模糊,都不能让这件事的实质改变一分一毫——下载盗版的时候,你真实地从别人的口袋里,拿走了一些钱。
而这是不对的。
参考文献
Ariely, D. (2008).Predictably irrational.New York: HarperCollins.
Eres, R., Louis, W. R., & Molenberghs, P. (2016). Why do people pirate? A neuroimaging investigation.Social neuroscience,1-13.
Festinger, L., Pepitone, A., & Newcomb, T. (1952). Some consequences of de-individuation in a group.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2S), 382.
Manesh, M. (2006). The Immorality of Theft, the Amorality of Infringement.Stan. Tech. L. Rev.,5.
Mano, Y., Harada, T., Sugiura, M., Saito, D. N., & Sadato, N. (2009). Perspective-taking as part of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a functional MRI study.Neuropsychologia, 47(3), 813-824.
Milgram, S. (1965). Some conditions of obedience and disobedience to authority.Human relations,18(1), 57-76.
Yam, K. C., & Reynolds, S. J. (2016). The effects of victim anonymity on unethical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36(1), 13-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