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很多人拒绝学习,他们会陷入学习的死结: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第三,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自我感觉,这逻辑有点牵强,不一定拒绝学习就不会知道学习的收获吧,比如:学开车,我就算不会,也知道学了之后是收获是什么,有多好)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
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在你知道他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基本途径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所谓体验,就是来自五官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这往往需要勇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
比“试错”聪明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他人亡羊我补牢”。
比“体验”、“试错”、“观察”更高级、更重要的手段是“阅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他人“体验”和“试错”的结果,从而获取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种族和国度的信息。
没有阅读能力的物种(人之外的物种)只能依赖落后但很神奇的方式积累经验——基因遗传。
主要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原文讲了一些科学与神创论的关系,感觉和思考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列出来了)
经验局限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经验主义,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因为:
1. 个体的经验有限,很多时候我们根据自身经验完全无法想象他人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
2. 群体的经验有限,因为人的寿命有限。
3. 有些知识与现有的经验相违背。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里的写作能力是指——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人的大脑有一个机制叫“选择性输入”,表现为很多人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的。应对这种机制的最好的办法,是用笔和纸将反对观点记录下来,然后固定一段时间回头来看这些观点。
学习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展和时间的关系也不是线性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本没戏。
学习的曲线应该是一个并不规则,上下起伏,但总趋势是上升的曲线。所以遇到没有进展的时候要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