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简友广场想法
读史书,让智慧照进生活

读史书,让智慧照进生活

作者: 聊生活的女人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09:39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看不惯的事情,或者是求而不得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种种诸如此类的信息堆积,得不到消解就会产生报复心理,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

现在是信息发达的年代,所以我们经常会通过网络,洞见许多社会现象,包括励志的以及让人难以置信的一些坏事件。

做好人有时也很难,比如:2006年就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南京扶人案件”,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何要扶”至今让人心痛,从原本的"举手之劳",到"扶不起"。让国人陷入了道德困境。一时间"扶不起",便在"举手之劳"前筑起了一道高高的槛。

其实,像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网上都能搜到,庄子的意思是,我们的内心要像一座空虚的房子一样,既不封闭,也不被外物撩拨。心思凝聚专一,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再有所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复杂的人世间,想做一个好人,有时候也是很危险的,那如何生活而不自伤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处世智慧我们可以从史书中习得,在《懂庄子·任逍遥》中,庄子用三斋指点颜回:

“心斋”三重境界: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心斋。

第一重境界:“一若志”。做事要意念专一,停止游思浮想。事前想太多是做不好事情的,应该要意念专一的去做一件事。

第二重境界“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凡听别人说话时不仅要用耳朵听更是要用心去倾听,专注耳倾听,不用心领悟而用气去感应。因为耳朵只能听到外物的声音,对应《齐物论》“天籁”“地籁”“人籁”,耳朵最多能听到人籁。而用心感悟,就能感应到现象,感应到地籁是“万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第三重境界“心斋”,倾听是有方法的,只有用气倾听,才能感悟到不一样的东西。而“心斋”的精髓在于虚心集道。孔子说,气是空明的,能容纳外物,而道恰好只能聚集在清虚之气、清虚之心境当中,把心给清空,道就来了。

庄子的意思,要“心斋”“坐驰”。“心斋”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放下小我,放下小我对别人的偏见、对外物的执念,让心灵获得自由和宁静;第二层意思就是,以入世之精神,去做出世之事业。正所谓“绝迹易,无行地难”,依照自然之道行事,不强行按自己的意愿为人处世,不刻意在世间留下痕迹。当我们能够保持这份内心的虚空,与天地浑然一体,就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了。

佛教里,“空”与“有”也是相对的。当一个人有想法、有成见,那他就静不下心来,就会浮躁、焦虑、悲伤、有杂念。而一个人能够做到“把心清空”,那么就能放下自我、放下成见,让自己和周围融于一体、坦然处世。

如此,好运自然就会到来。《齐物论》开篇,南郭子綦隐几而坐,说自己的状态是“吾丧我”,是一个意思。

原文: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què)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颜回很聪明,听老师一点拨正道,马上就有了觉悟,说道: “老师啊,我不知道‘心斋’道理的时候,总是想着自己,不能做到忘我。听了您的解释,我便瞬间忘掉了自己,这样可以算达到心灵空虚、清洁的状态了吗?”

孔子说:“对啦!我告诉你,你要真是想去卫国,那你作为客卿,进入卫君的小圈子后,要做到不为名利所动,也不时刻想着什么济世救人。别人能够接纳你的意见,你就说;别人听不进去、不认可你,你就闭嘴。

孔子补充道:“绝迹易,无行地难。”不走路,什么都不做,很容易;走路、做事,却不留痕迹,就很困难了。听人指挥、按照命令办事,很容易;但遵循自然之道、保持内心的良知,却很难。

孔子又说:“你知道有翅膀的东西会飞,却从来没有听到过不要翅膀也能飞吧!你知道读书人能明事理,却从来没有听过文盲白丁也能掌握大智慧吧!”没有翅膀但能飞的是谁呢?前面说“列子御风而行”,列子就是不需要翅膀也能飞的人。同样的道理,普通人也能有大智慧,是说这种人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内在修炼,做到了大智若愚,到达了走路但不留痕迹、做事但无所谓功名的地步。换言之,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无知而知是为大知呀!

综上所述“虚室生白”。“虚室”不是指空房间,而是指虚空的内心。把内心打扫干净就像给房间除尘,去掉成见,去掉刻意勉强,自然能把大智慧、大光明邀请进来。就好比你把房间打扫干净,眼前自然敞亮通透。

而内心的通透还不止于此,到达这个境界就能够“吉祥止止”了。“吉祥”就是大吉大利、好事、福报。两个“止”,第一个是动词,表示“停止”,第二个是名词,表示内心安定平静。也就是说,果真能扫除成心与刻意、放空内心,吉祥福善自然会停在平静的心境上。“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只用了这八个字,微言大义,给人通透、空灵的美感。

这种状态,叫作“坐驰”,身体坐定而心驰神往。如果真的做到了耳目感官向内心联通、不为外界所动,万物都可以被感化。在这个故事里,孔子始终没有指责卫君,而是用这个事让颜回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想让世界更好一点,得先立住自身,把自己内心的成心与刻意打扫干净,吉祥智慧不请自来。能做到这种程度,万物都可以被感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让历史照进现实

    1、让历史照进现实是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我经常迷失在史书与现实的衔接中,看不到所读之书照进现实的意义和指导作用。早上...

  • 让目标照进生活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二是给自己设立个小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很多人在...

  • 让光亮照进生活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6月了,2019年的上半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过,又走了。 今天还是和往常一样,日子平淡如水,只有...

  • 让美好照进生活

    生活里的小美好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那你所看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影子 其实一件小事也许就能给你带来...

  • 如何让智慧理想照进现实

    智慧路灯由智能照明模块、信息发布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信息传输与控制模块、应急电源等模块组成,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 读史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用了10成的专心+速度 读完了《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可把自己牛的了不起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 读《平原君虞卿列传》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金无赤金,读史书思古今照自身,学智慧,摒陋习。 《平原君虞卿列传》开篇直入讲了平原君生活中的一个小...

  • 让阳光照进生活

    最近一直过的好顺风顺水哇,还挺幸运的叭!除了今天下午,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最致命的缺点!特别渴求leader的表扬...

  • 让阳光照进生活

    今天,外面持续大雨,路面也积水了。身处他乡监考的我便有点担心返程的的不易了。但仔细想想,返程之路再不易比起生活的难...

  • 品宋明末年艰辛,悟今朝生活不易

    如果说读史书让人明智的话,那么读宋明末你会深深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人民的不容易,豁然发现今朝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据史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书,让智慧照进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u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