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人们经常会发现,写着写着就没有东西可写了,江郎才尽了,此种情形出现,该当如何?有的朋友说像挤牙膏一样地拼命剂啊总能挤出一些东西,还有的朋友说每天在固定时间去写就好,形成习惯和规律。

私以为写作是成竹在胸后而一气呵成的,无论写得如何,写作都是有感而为之的行为。我的做法是在无东西可写时,尽量不去写,而是找一本好书来看,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读书时边思考,边记笔记,读完后便可形成一篇读书心得方面的文章。
也可以出去走走看看逛逛,对于看到的景物认真观察,仔细琢磨,从中获取写作灵感。有时并不一定马上形成文章,但总有一点半句的想法,马上用手机记录下来,或者一个写作的题目放在草稿箱里,日后逐渐收集素材予以充实。
再就是去看看电影电视剧或者新闻,都会给你带来更多思考,从而达成写作的冲动。还可以与朋友相约,吃饭、喝茶、闲聊,在聊天中获得新的信息,捕捉写作灵感。
还有散步时,边看边构思平常正思考的题目。就如卢梭晚年时,在每天的散步中写就了《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该书卢梭对自己一生进行了反省, 记录了自己在漫步中品味大自然的美景、采集植物标本、与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并从中获得慰藉的想法变化。卢梭的心理变化在文中一览无遗,真实地记录了他一路上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正是在对人生的回眸中,卢梭达到了对生命的新的感悟,超越了尘世的烦扰。等等。
总之,就是在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坚决暂时放下写作,离开写作空间,转移注意力,干点其他的事情,然后从中获得乐趣和写作灵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