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效率

作者: 昌平老刘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07:11 被阅读0次

    严格来说,我在得到上购买的第一门课程,不是数据思维课。我最早学习的,是得到的CEO脱不花的那个《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这门课程是得到赠送的,但是从获得流程上,也同样是“购买”,只是价格为零。

    生命有限,要想多做一点事情,不重视效率是无法想象的。读书也一样。每次读书的时候,我都想着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一本书,可惜的是,我发现自己实际上一点提高都没有。

    脱不花介绍了一种迅速接受知识的方式,就是用两倍速甚至更高的速度来听电子书。从课程下面的留言能看到,确实有的人做到了,但是我没有去尝试。

    我认为,这是自己“功力”不够导致的结果。所谓功力,就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自己懂的还太少,不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需要脑袋里想上一想,甚至想上两想三想四想才能明白,这么想来想去的,哪里还有什么速度呢?

    昨天早上从家里出来,在达到公交车站之前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仿佛对什么都有兴趣。一方面是好事,证明自己还不是太老,还有旺盛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自己懂得太少,所以才对什么都觉得新鲜,都想知道一点。

    慢就慢吧,用手指头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移动,能看多少是多少。

    今天又读了五篇科普文章。

    第一篇,人类该怎样寻找自己的祖先?现在发现的那么多古代人,许多都已经灭绝了,并没有留下后代。通过基因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篇,是关于什么样的星球上才有可能产生生命。其实,要让各方面都恰到好处的满足生命进化出来的条件,并不是一件高概率事件。

    第三篇,冥王星的命运。由于其本身特点,更由于发现了许多新的小行星,都位于柯伊伯行星带上,所以不满足人类对于行星的定义,很悲催的失去了原有的待遇。

    第四篇,人之所以成为人,本质特征都有什么?通过基因分析,对碱基对进行测序,找到了人为什么是人的证据。

    第五篇,为什么哺乳动物没有绿色皮肤?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奥卡姆剃刀原理或者说法则。如无必要,尽量舍去。

    其实,作者在解读里面,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思维方式,面对未知,应该用怎样的姿势去研究,是最核心的问题。

    有这么一个数字:

    人类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所以比起黑猩猩我们有1500万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真的有30亿这么多个碱基对?就算一个碱基对是十分之一纳米,30亿个连接起来也有300毫米,可是非常可观的一个长度了。为了证实这个猜测,又问了无所不知的度娘。

    人类基因组是由23对染色体(共46个)所构成,每一个染色体皆含有数百个基因,在基因与基因之间,会有一段可能含有调控序列和非编码DNA的基因间区段。人类拥有24种不同的染色体,其中有22个属于体染色体,另外还有两个能够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染色体与Y染色体。1号到22号染色体编号顺序,大致符合他们由大到小的尺寸排列。最大的染色体约含有2亿5千万个碱基对,最小的则约有3800万个碱基对。这些染色体通常以细丝状存于细胞核内,若将单一细胞内的染色体拉成直线,那麼将大约有6英尺长(1英尺=30.48公分)。

    看来自己的估算,太保守了。

    发现问题,用数据说话,确实很好玩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的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ww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