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读书的理由
在当下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比拼的是认知效率。无疑,功利读书可以提升认知效率。
功利读书的技巧
1.极其功利的少读书
一个新知什么时候最有效率?
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2. 极其功利的配置资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 **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 **。
-
心智性阅读,提高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系统的阅读。一般放在早上或深夜。最好还要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的环境。
-
知识性阅读的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性学习。认知资源可以配置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的读;实在不行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
娱乐性的学习,主要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放在累的时候翻几页。比如两次谈事之间读,有换脑子的感觉。
最好的书是三者兼有,不同时间能读出不同功能来的。比如说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比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穷爸爸富爸爸》,比如文学中的《红楼梦》。
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 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 3.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更好的方法是先选书——先看书评,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英文版亚马逊的评论,一般很有用。平行比较几本书,选择一本。
然后再看目录,一般购书的网站都有。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读。
最后再看具体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
这样的确会用你大概15分钟时间来选书,但是比起你在一本无用的书上花好几个小时,难道不是认知效率提升了?
第一,如果你脑子里面没有框架,看完全书也不太可能有框架。如果把系统比作大象,你的认知和记忆区间是手掌,仅凭直线型的看书希望摸出系统,就如盲人摸象——如果你脑子里没有全图,增加再多细节也没有用。
第二,也许你并没有配置更加系统的认知资源和时间,很多书半途而废,可能更加不系统。
极其功利的读书、按需分配来读书、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有了目的性、认知资源以及带着问题读的三个筛子,要读的书应该少75%,阅读速度至少会提升一倍——不会有太多知识烦扰你了。
功利的读书法在阅读奖赏之前选择了延迟满足——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
就这三步 ,就让你跑赢90%的人。
好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