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公主
都说这段时间的疫情是个照妖镜,原来掩藏的都显露出来了,而对于每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近距离长时间的相处,让家人间的各种冲突也显露了出来。说到冲突,实际上就是面对我们的情绪。今天如果说情绪可以和我们做朋友,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情绪之前,先说点比较熟悉的---生病,感冒、咳嗽什么的。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会真的喜欢感冒、咳嗽、发烧吧?但是我们不得不冷静的承认一件事:这些生病的症状,它真的是我们的朋友。 为什么呢? 你看,这些病症并没有伤害我们,相反是它们告诉我们:你的身体出了状况。有人来主动告诉你有用的信息,不能不说这位是朋友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病症实在是我们的真朋友。 同样的,我们的情绪也是这样一位----不被我们察觉的朋友。
病症是我们病灶的外在信号一样,情绪也是我们内部情感的外在信号,告诉我们有哪些深层情感需要我们关注。而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表面的情绪,而是触发了情绪的那些需求,那些未被满足的情感。
1、情绪是谁,情感是谁?
外在情绪信号有哪些呢? 有抱怨、焦虑、愤怒,这些损伤我们身体和心灵的负面情绪。 也有令人兴奋的、疯狂这些高亢的情绪。 还有让人开心、愉悦的平和情绪。 最好的情绪当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情绪。 高亢的情绪是个稀罕客,平时相遇的机会不多, 那我们就说说那些最容易与我们碰面的负面情绪和它们背后的情感。
从下面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情绪和情感是什么样的关系。
“你一回来就抱着个手机,也不知道帮帮我。” 这是一个妈妈抱怨的情绪,她的内心情感是什么呢? 是自怜,内心的独白是“我做了这么多,你一回家就抱着个手机,相比我对家的贡献,你少太多了!”
这是不是个很熟悉的场景? 这个妈妈自怜情感背后,真正的诉求是:“我太累了,我的正常节奏被打乱,完全没有自己休息的时间。”至于家务是先生去做,还是别人去做都好。当然如果先生能理解她,并以行动帮她分担些家务或照顾孩子,那就更好了。 你看,抱怨情绪的背后其实是自怜的情感。
“爸爸,你怎么搞的,难得让你带个娃,家里怎么乱成这个样子了啊” 这个妈妈的情绪是指责,她内心的情感是什么呢? 是愤怒,愤怒背后原因是对对方有不合理的期待。爸爸不象妈妈是个带娃老手,做不到是很正常,然而妈妈却因为爸爸没有达到她预期的理想效果就产生了愤怒。
指责情绪背后其实是愤怒。
2、消灭坏情绪
许多研究表明,孩子情绪管理教育的重点在于父母,父母如果能够冷静的了解、认识孩子的情绪,是可以帮助孩子消除负面情绪,反而可以利用这些看似糟糕的场景,让孩子学习到处理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案例1: 孩子因为受挫而发脾气
场景:孩子心心念念才到手的新玩具,为了去小伙伴那里显摆下,马上拿出去玩了,可是没过多大会儿,小朋友就哭着回来了。原来新买的,昂贵的玩具,被别人的小朋友在抢夺的过程中弄坏了。小朋友一边哭一边大发脾气。
一位非常爽气的妈妈通常会这样说:“你不要这么生气,多大点事啊,不要这么小家子气了,男孩子气量要大一点。”
一位教导型妈妈会说“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不要拿出去玩,看吧你不听我的,吃亏了吧”
这些方式都非常常见,就是应急式反应,问题是两种反应都是把孩子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评判,孩子的负面情绪根本不能得到安慰,反而会感到更加的挫败,本来自己就很倒霉了,妈妈怎么还在火上浇油啊。这才是孩子内心想表达没有表达出来的心声。
那么,应该怎么安抚孩子的情绪,处理他内心真实的感受呢。 妈妈上前去抱抱他:非常理解你,我最喜欢的东西被别人弄坏了的话,也很生气的。 然后拍拍他的后背,等他激动的情绪慢慢释放出来,他可能还会继续哭一会儿,但是自己的感受是有人能理解的,他会因为得到的理解和安慰渐渐平复下来。 妈妈会接着问:那你下次再有新玩具拿出去的话,准备怎么办呢? 孩子说:下次拿玩具出去玩的时候,我要事先告诉他们规则,不许抢,有人不守规则就没有资格再玩我的玩具了。 孩子这时就会把妈妈平时告诉他的准则运用出来,自己对这样的事已经很有心得了。 这种利用冲突,让孩子自己去应用的效果是不是比上千遍的说教式有意义的多呢。
案例2 : 孩子质疑别人的行为
孩子回家跟妈妈气愤的说:“有个同学偷了我朋友的东西,他太坏了,我们不打算和他玩了。” 妈妈听了就教训孩子:没有证据不能随便怀疑别人。 结果孩子扭头就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妈妈不信任他。认为自己说的不值得相信。 妈妈如何做呢。 “偷了别人东西的人,是得不到朋友的信任,也不能赢的大家的尊重,对吗?” “是的” “你们怎么知道是他偷的,而不是别的原因?” “因为上次有个同学说自己卡片不见了,回来就发现在他的书包里。” “有人看见是他偷的吗,还是就是你们只是猜测呢” “没有人看见,我们觉得就是他” “如果这次不是你的同学,而是你的好朋友被人这样误解呢,你心里会怎么样?” 。。。。
通过一阵的交谈,孩子为好朋友打抱不平的气愤情绪会慢慢平静下来,开始合理的看待这个问题。 这两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既有孩子自己受委屈的情况,也有他冒犯别人的时候,无论原因处于自己还是别人,父母面对孩子情绪的处理要则就是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帮他正确的处理事情。
3 、主动建设好情绪
主动的建设自己的好情绪,可以让自己更加平和的处理一些突发的亲子冲突,在处理坏情绪上更加游刃有余。
(1) 只跟自己过去对比 攀比往往是产生压力的根源。
父母们不要将孩子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花园里的小花,不仅品种不同,颜色、气质和花期都相差太多。尊重自己孩子成长自然的规律,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跟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才是成长的滋养之道。也要让孩子知道他自己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不那么擅长的地方,但是这都没关系,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对于无法改变的地方就好好接纳自己,自己能够改变的,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帮助,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2)解压方法
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也是内心压力最大的时候。主动建设好情绪,就要了解哪些是自己解压的活动,自己压力减少了,就不会将坏情绪转嫁给其他人。 帮助孩子找到合适他自己解压的方式,也可以是和父母一样的运动,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搭积木,折纸,攀岩。 作为妈妈,运动通常会产生跟让人有快乐感的的多巴胺,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是跳舞、跑步、篮球、健身等等。
(3) 有接纳自己情绪的支持伙伴
许多的严重的负面情绪都不是一天两天产生的,而是一个累积的结果,如果能在平时将小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掉,无疑我们的身心都会健康地多。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有一个接纳自己、理解自己的倾诉对象就非常重要了。 倾诉对象,可以是自己的家人,可以是自己朋友,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可以向倾诉对象说出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在健康的支持中里得到帮助,使自己的负面情绪得以疏导。
总结 :以上处理坏情绪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总结下来就是 :遇到紧急的情形时,我们可以接纳负面情绪,慢慢冷静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平时主动建设自己的好心情。
识别情绪,充盈我们的情感,那么情绪就真的是我们的好朋友!
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喔 !
你的鼓励是我持续写好文章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