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我在科技世界里裸泳!

我在科技世界里裸泳!

作者: 德米安伙计 | 来源:发表于2020-08-13 16:09 被阅读0次

    今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出的很有意思,我看到的时候,脑袋里蹦出几个词:“碎片、同质化、无隐私”。

    随着爬虫无休止的抓取,大数据拼命分析以及AI算法不断提升,科技对于我的生活判断的越来越精准:从之前某宝浏览一件衣服,首页会即刻显示同类风格各种花色的衣服;某条不小心点击某条娱乐圈八卦,接下来的几天就能横扫娱乐圈各大新闻;外卖或许因为满减给力、不要配送费而多点了几次麻辣香锅,各大麻辣香锅店便可以在我找到另一家吃得起的餐馆之前霸着我的美食榜……到现在,我即便在招聘网站投递简历,某博上面就会弹出各种关于面试技巧的信息推送......

    无疑,在大数据、AI算法这些高科技技术筑成的世界里,我如同一个赤身裸奔的人:我的面貌、体态、我的生活、喜好、习惯……被它们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描述的明明白白。不得不承认,我是谁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只要问问大数据就可以得到经过多维度分析的我,上到基因细胞,下到口味喜好,可怜浅薄无知的我可能还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

    网络世界里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数据抓取、分析,AI算法如同解剖医生,把我分解在相应的数据库里。分解后的每一个我都在数据库里不断获取同类型的碎片化信息细胞供给以整体人形面世的我,我再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向数据库不断输送数据养分,周而复始,直至AI算法医生的解剖技术炉火纯青。

    看似我是一个被庞大的、多维度数据库支撑起来的人,身上的标签清晰明了,精准到毛孔。但如果在社会这个巨大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会发现我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地方是完整的,即便一平方厘米的肌肤上也堆积了无数类同的信息碎片。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朝我袭来,谄媚的贴在我身上,只因为大数据联合AI算法告诉它们我就是它们的宿主,它们逐渐开始左右我的生活。

    凯斯·桑斯坦教授提出了“信息茧房”这个概念: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对于这个概念,我必须承认一开始的兴趣和习惯是出于我的选择,但之后慢慢形成“茧房”也是迫不得已被动式的安排。

    我无法再随心所欲的凭着脑袋里突然蹦出的问题去寻找答案,只要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的敲几个字,在某篇文字面前多停留片刻,爬虫这个尽职尽责的管家便会毫不犹豫把我的这些行为记录下来,输送到我的数据库,再然后类同的碎片信息又会“贴心”的出现在我面前。

    讲道理的来说我应该感谢大数据和AI算法,它们的出现使我满足好奇心时省心省力,往往会随着我对一个疑问的搜索带来类同的其他知识碎片。然而,想要在如此广袤的碎片中梳理一个知识点的完整脉络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行检索、归纳,并且最好还是用纸笔,一旦利用网络,又是一场碎片同质化信息的浩劫。

    互联网爆发前的我,是一个天马行空、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即便身体偏安一隅,但我的眼睛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耳朵可以倾听万物的声音,手掌可以自由自在的主动去拥抱阳光、微风。

    当我听完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骑兵的故事,没有人把清朝十二帝拉到我的面前让我一一觐见;当我正好合上《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没有小李子立马弹在我的手机屏幕上让我为他精彩绝伦的演技鼓掌。

    于是,为了继续领略努尔哈赤的风采,我需要去寻找他和他所创立的王朝的故事,过程或许不易,但最终我清晰的理顺一个朝代发展的脉络;怀着对盖茨比的敬佩和惋惜,我可以认识那个让他诞于世的菲茨杰拉德,原来“爵士时代”的美国那样的纸醉金迷。

    寻找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未知的惊喜,它牵引着好奇心,就像正在玩寻宝游戏的孩子,刺激、愉悦、兴奋。当因为一个好奇心而建立起一座知识城堡时,那种成就与满足感是值得被刻进自我学识的丰碑里。

    现如今很多好奇心想要满足不用劳神费力地去寻找了,动动手指便可知天下。碎片同质化的信息浪涌不断冲刷我的认知边界却让我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单薄:当我刚得知川建国同志表演了一次相声,关于他的其他表演便会铺天盖地纷至沓来,贯穿他的整个生命周期,若想理理其中的关联,还未找出那个线头时,娱乐圈撕B大战便占据了所有的头条,瓜还没吃完,又有新的饕餮盛宴送至嘴边。

    碎片、同质化、无隐私的时代,我变成了一个博学多识而又无知的猿人。而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朱熹、笛卡尔、鲁迅、罗素都披上了百衲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科技世界里裸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xi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