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R来深圳出差,约我出来吃饭。
席间,聊起近况,R吐槽工作压力太大,想换工作。R这几年一直呆在知名外企,做着一份螺丝钉式的工作,说起来光鲜无比,出差头等舱,住宿都是五星级酒店,在外谈工作都是在高档咖啡厅。并且,出去跟客户或者供应商谈事情,有外企的光环笼罩,强大的公司背景和充足的现金流,使很多合作看起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但是当R真正出去求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经验局限性太强,以前跟团队一起合作谈下来的业务也是因为公司的光环效应和团队效应,真正能体现个人成就的不太多。
所以当她正式求职时,以前那些称兄道弟,两肋插刀的同行都表示近期没有招人计划。
R觉得很苦恼,在她的意识里,以前的合作方当面把她夸得像花儿一样,什么年轻有为,精明能干,都愿意上来跟她套近乎,加微信。每次R发一条动态,点赞的人有上百个,让R同学一度觉得自己能力卓越,人脉广大。
可现实狠狠打击了R。
生活中,很多人被这种外企的光环或者强大的平台所迷惑,以至于在对外工作时,无法分辨清楚是自己的能力起作用,还是平台的强大起作用。在酒桌上觥筹交错时,周围的赞誉声,容易让人飘飘然,忘乎所以。出差在外时,享受着良好的出行和住宿条件,让人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宰,自信心膨胀到极点。
仿佛同那些金领们一起工作,你也成了金领。同那些领导一起出入高档场所,你也成了社会精英。拿下一个个上亿的合同,你就成了无所不能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
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幻影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人的心,世界500强列表上那一个个闻名于世的大公司仿佛带有天然的磁性,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它的怀抱。
但是当你跳出那个平台,光环不再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可能你只是一名无人问津的小卒,席间再也没有人追着你要微信号码,再也没有人跟你称兄道弟,谈一桩区区一百万的小合同,别人都对你挑三拣四,提各种无理要求。
此时你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质疑之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你可能会觉得别人不是伯乐,看不到你这匹千里马,也可能会觉得别人眼光差,看不到你的优势。
可是,这就是职场的真相。
你离开了耀眼的平台,谁还记得你是谁?或者,你是谁,已经不再重要了,任何坐上你的职位的人,也即将成为重要的人,不管他是谁。
我就职于一家全球行业排名第一的知名外企,每次聚会,报出响当当的公司名,席间无人不知,仿佛瞬间觉得周围人看你的眼光带着一种仰视。席间就坐的人,大部分都是同行里面的高级管理层员工或者是老板,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些光环效应让我在最开始工作的那两年,有点飘飘然,觉得比身边的同龄人要高一等,我住过她们没有住过的酒店,参加了同行业最顶级的论坛,掌握着这个行业里最上游的资源,游走于各个大公司之间,签下一个个合同,当时自信心一度膨胀,
后来,我部门一位同事辞职出去找工作四处碰壁,跟我诉苦时,我才醒悟过来,并开始反省几个问题,我在这家公司得到了什么?成长了多少?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带来的成就?如果离开了这个平台,我能做什么?谁还能记得我是谁?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回顾了这几年职场的所得所失,总结出哪些是平台给我的优势?哪些是我自己学到的职场技能,将这些逐一剥离开来分析,结果果然让我吃惊,又让我忐忑。
我在想,如果今天平台倒下了,或者公司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转去东南亚其他国家,我面临失业,我将如何在这个行业自立?又有多少人记得我?又有多少人能抛开平台效应认可我个人的能力?
我十分喜欢的一位畅销书作家李尚龙在成名前,曾经在新东方当英文老师,每当有饭局,别人介绍他时,总会说这是新东方的李老师,以致于他一度在意自己到底是新东方的李老师,还是李老师在新东方任职?这种明显带有平台效应的个人品牌,在当时无法一一剥离。
后来他拍电影,出书,开公司,身上的老师烙印渐渐消失,现在别人提起他,总会说这是李尚龙,一提起这个人名,我们的头脑中马上调出他的多重身份和个人影响力,而不是依靠平台去搜索这个人。我理解为这是剔除了平台加身后树立的个体形象。
记得我在2015年参加项目管理培训的时候,有很多学员朋友来自华为。这是一家伟大的企业,知名度甚高。在互相介绍环节,举办方总会说,这是华为的李某某,那是华为的高某某,每次我听在耳里,华为两字所带来的光环效应太强,以致不太记得这些参与者的名字,就记得这两人是来自华为。
比起这些辨识度高的平台效应,我更倾向于树立个人的形象和标杆,我希望我走出去,别人会单纯记得我是谁,而不是某某公司的谁谁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