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翻阅看过的书,做读书摘记,便于大家可以快速浏览全书亮点(虽然只是我眼中的“亮点”),看看是否有“被击中”的感觉,如果有,那么不要犹豫下单读起来吧嘿嘿。对于读书心得我不以为然,说实话对于这些已经“完美”的作品,任何个人解读都显得冗余和做作。能够静心咀嚼和领会个中智慧,是我们所有人的福气。
1、当我们看见生命的珍贵与短暂时,放下就成为灵性修行的核心议题。我们需要放下时,如果还没学会这一点,就会受到很大的痛苦,我们迟早必须学会放下,允许不断变化的生命奥秘穿透我们,不感到害怕,也不会想留住或抓紧它。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爱与放下其实是同一件事,两者都不求拥有,让我们全然活在当下。全然去爱和好好生活,需要我们能体认自己并未占有或拥有任何东西,包括我们的家、车子、所爱的人,甚至我们的身体。灵性的喜悦和智慧并不是来自拥有,而是来自开放的能力、全然地去爱、在生活中自由前进。我们能做的,只是观看自己的心,并问自己:在我的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会使我更开放、更诚实、拥有更深的爱的能力?我是否全然活在这条道路上?我是否活得无憾?
2、Ryokan(禅宗诗人良宽)
雨停了,云散了,
天又晴了。
你的心若纯净,世界的一切也都
纯净。。。。
然后月亮和花朵将指引你
前行。
3、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所有诞生的事物终将死亡。智慧的理解让我们看见并接纳生命是一个整体,让我们包容所有黑暗或光明的事物,因而感到安详。不排斥任何事物,以慈悲接触一切。
4、拿破仑临终前说“你知道世上最让我震惊的是什么?就是武力无法创造任何东西。终究,利剑总是被精神打败”。我们必须脱离速度、上瘾及否认的痛苦,才能停止战争,每当我们停止战争,就会产生心的慈悲和伟大。从内在发现和平与联结,停止自己和周遭的战争。
5、“过了河之后,就不需要带着灯笼”,修行方式本身只是你迈向自由的路上,用来发展觉察力和慈悲心的工具,如此而已。上山的路有很多,每个人都必须选择一种内心觉得增强的修行方式。除非选择一种灵性训练并作出承诺,否则不可能对自身及眼前的世界有深刻的认识。
6、如果没有痛哭过很多次,禅修就还没有真正开始。深刻的个人疗愈是灵性历程中必要的部分。需要我们主动处理生活中的痛苦和冲突,以达到内在的整合与和谐。王尔德说“心是注定要打碎的”。真正去聆听我们最痛苦的歌声,就能学到宽恕的神圣艺术。灵性生活大部分是自我接纳,也可能全部都是。
7、放下是最基本的原则。困难出现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单纯地放下它们。只有在心智平衡而有慈悲心时,才能真正放下。无法放下时,不管是疼痛、害怕还是挣扎,要觉察,任它来去,顺其自然。
8、真正的自由之路是“放下一切”,即使是修行本身的状态和成果,也要放下,向超越所有身份认同的境界敞开。疗愈、通过纠结而扩展、充满能量的觉醒、异象和脉轮的开启,都牵涉到放下过去的认同和崭新自我感的重生。只要灵魂仍有所依恋,无论其中有多少良善,都会让灵魂无法达到神圣的自由。无论你执着何处,放下它,回到中心。学习以平衡和开放看待生命的变动。
9、真正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在世间的艰难时刻跌倒时,不会转向提供避难处、安慰和鼓励旧有自我活下去的朋友,而是寻找某个愿意忠实而无情地帮助他冒险的人,如此他才能忍受困难,勇敢地经历困难。唯有一再让自己面对毁灭,才能找出自身内在无法被摧毁的部分。在这种勇气中,蕴含着尊严与真正觉醒的精神。(Karlfried von Durkheim)
10、灵性修行的两个面向:放下我们对所有事物的执着和认同,我们只是暂时借用这个躯壳而已,我们又必须以关怀的心再度进入世界。我们必须拿起包袱,背着它回到人间的生活。为世界带来它最需要的、一颗了解与慈悲之心。
11、灵性修行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空性是指生命和产生所有生命形式的肥沃能量土壤并不是分裂的。当我们敞开和放空,就会体验到万物间的相互联结。我们是一连串的变化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生命,根本没有自我,只有我们的身份认同让我们认为有自我。
缺乏内在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成人小孩”,他们的心灵有很多破洞,“软弱的自我感”或“匮乏的自我”,如果一直否定自我,会误以为内在的匮乏是无我,以为这是通往开悟的道路。
自我&无我:你必须先成为重要的某人,然后才能成为无我之人,即要有强壮、健康的自我感,才能承受禅修的消融过程,进而认识空性。二者会在修行中以螺旋方式一起发展,且交替出现。
自我的发展:匮乏或负面的自我感,灵性功课一开始就是恢复和疗愈,即了解并释放受伤的自我感,唤起失落的能量,与自己有真实的联结。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发展性格、智慧、内在力量、技能、自制(不产生会造成伤害的冲动)、坚忍、慈悲。然后就是发现真我,即灵修如此努力培养的特质其实早已存在于我们真实本性之中。只要放下让心受到阻碍的障碍物,心不再因恐惧、愤怒、执着、困惑而紧缩时,真我就会自然展现。
12、真正的慈悲起于健康的自我感,了解自己是谁,肯定自己的能力与恐惧、感受与完整。绝不是出于恐惧或同情,而是基于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完整和福祉。起于一种感觉,就是心毫无所惧,能拥抱一切、接触一切、和一切建立关系。也包括爱自己、看重自己的需求、尊重自身的限度与真正的能力。
13、心理治疗VS灵修:个人生命的议题通常是自身最大的痛苦与神经质、最深的执着、最巨大的妄想的来源,所以我们会害怕面对它们,可能不自觉地以灵性修行来逃避它们。(大家可以看<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
当我们尚未完成情感生活的基本任务,或仍不自觉地与父母和家庭有所牵扯,就会发现自己无法深化灵性修行。
弗洛伊德谈到他所努力的整体目标就是让人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对世人有所贡献。德国诗人里尔克:一个人类爱另一个人类:这可能是全世界最难的任务。其他功课都只是为这项功课做准备。心理治疗或灵修,都只是工具。
14、各修行方式的阴影:花一些时间反省自己所选择的修行方式有什么优点和限制是非常有用的。内观禅修可能会导致心如死水、惧怕世界、从世界退缩;禅宗可能造成类似问题——失去联结无法脚踏实地;任何理想主义、超脱俗世的教法、把人生视为梦境都会使我们自满、冷漠疏离;着重身体的如哈他瑜伽,可能会以身体的完美取代心的觉醒;拙火瑜伽会让学生追求身心的兴奋感而不是真正的解脱;克里希那穆提反对任何训练或方法的学说,会导致人留在智性中探讨灵性生活却无法提供任何深入的经验;道德修行有许多严格的规矩,可能会强化低落的自我价值感或造成僵化与自以为是;密宗修行可能假修行之名,成为放纵欲望的借口;奉献的修行方法可能无法发展清明与分辨的智慧;力量强大的上师可能会让我们认为无法靠自己完成;喜悦欢庆的修行,如苏菲旋转舞,可能使学生认识不到生命中无法避免的失落与哀伤;强调痛苦的修行则使人错过生命的欢悦。
这些方法,只是开启和觉醒的工具,可能被善加利用,也可能被误用。你要为自己的修行方法负起责任,以智慧反省你在什么地方陷入纠结,你需要什么,才能在生活的每一个范畴都得到自由。
15、业(Karma):我们的任务是学习认识这副身心并在其中觉醒。了解业的活动就是觉醒的一部分。如果不去觉察,生活就只是一再遵循过去的模式;如果能觉醒,就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我们的意识反应就能创造未来的业。即使面临最恶劣的外在环境,也能选择是以恐惧和憎恨,还是以慈悲和理解来面对人生。
佛学常以死亡与再生来讨论业。事实上这种生死经验发生在每一刻,我们在这一刻死亡,在下一刻再生。
我们先有意图然后才有行为,这个过程产生业,所以要了解业,关键在于觉察意图。
16、所有灵修都与关系有关: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生活处境的关系。在生活所有面向进行灵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正当的生计和有自觉的性欲,婚姻和家庭生活,政治、经济、社区生活中的修行。现代大部分人是以平常人的身份寻求真实而深刻的灵性生活。心没有分别时,每件事都是我们的修行。有时候我们必须先疗愈自己的创伤,达到某种程度的内在幸福,不过最终都自然会走向服务他人,渴望回馈世界。
灵性生活不需要崇高的理想或高贵的思想,而是不断的关怀和专注,温柔地专注于呼吸、小孩、周遭的树,以及与我们紧密相连的地球。
17、灵性的成熟:找到弹性和喜悦,心会柔软,自然表现出自在于慈悲。灵性在于我们是什么人,而不在于我们追逐什么理想。既是平凡的,也是觉醒的。
灵性成熟的特质:不会有完美主义,而是安住在存有的慈悲中去爱和自由;以自我接纳为基础的仁慈,内心深处的感恩与宽恕的能力;与法和谐相处的耐性;活在当下,言行一致,“狂喜之后,就是洗衣服”;整合而体证的神圣感,包括我们的工作、爱、家庭和创造力,不在生活中制造切割的区块,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重视灵性。“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位禅学大师,就要喝他的妻子谈一谈”。(强烈推荐阅读<生活就像练习>)质疑,自主,而不是盲从权威;弹性,学会放下,所有工具都只是竹筏用来渡河,达到自由;拥抱对立面,与矛盾自在相处,欣赏生活的模糊之处,容纳自己的生与死、自身的喜悦与痛苦;在一切事物间找到智慧与慈悲的关系,家庭生活、性欲、社会、生态、政治、进取,等等;平凡,“开悟后的修行”,在每一刻单纯地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