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学校打电话回来了。听声音,不是很欢快,有点小低落。
我站在单位会议室外,一边闻着九月浓浓的桂花香,一边跟儿子聊天。
“儿子,饭吃了吗?”这句百试不爽的问候语从老妈那成功复刻成我关心儿子的开场白。
以前总觉得老妈问我的这句话很没有营养,平淡如水。
可是,自己成为母亲,对于离开身边住校的儿子也会关心他有没有好好吃饭,能不能好好穿衣,好好睡觉,能不能正常长个,能不能健康快乐成长这些生活细节,问的也仅仅是这些关乎身体和心情的问题,淡如开水,估计儿子听着也觉着没什么营养。
“还没吃,先给你打电话了。”
“那会不会来不及吃饭?”
“不会,吃饭时间还够的,反正现在过去也是排队。”儿子答道。
“妈妈这边空气里都是桂花的浓郁香气,你那边有吗?”
”没有,我们原来教室外就有桂花树,能闻得到香气,但是今年新教室这边一点都闻不到了。“
“原来的11班还在原来的位置吗?你可以过去串门,顺便闻一下桂花香。”
“升了初三我们都换教室了,现在大家的教室都变了。不过即使没换,也不能去串门。学校不允许串班的。”
这个换在我们小时候,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可以自由串班,自在地与别班认识的同学们聊天。现在学校制定出这样的政策,是不希望影响各自的学习节奏,或怕节外生枝发生点什么吧。
我儿常说他与我有代沟。
的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和烙印,我们身在其中也只能适应社会。唯一不变的是世界仍旧崇尚真善美,需要根据现有的规则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在合乎情理法理之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参与社会活动,从而,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