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加入007半年以来,每周都有在“应付”完成作业,一直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写作定位,到底要写什么样的内容,所以每周都是不同的内容,也因为是这样没有给自己带来系统的成长,所以经过反思在这个月我决定把自己的输出内容做一个清晰的定位——商业。
那我为什么要去写商业内容?以及为什么我会觉得它有价值呢?
我们身处一个商业时代,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关于未来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做好未来的选择和规划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就像马化腾说过一句话,有的时候你什么都没做错,只是你老了。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每个人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焦虑,所以今天我的第一个选题就是如果找到有前景的行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我们没有打算换工作换行业,未雨绸缪或者学习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有发展潜力的方法论都是很有必要的。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学习帮助我自己以及跟我一样的人逃离焦虑,建立自己的认知护城河。
由于商业知识的不平均,造成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网上有一组数据,17年全球最富有的8个人的总资产与世界上最贫穷的一半的人口(36亿)一样多,而2014年是85个人,2010年是388人,这组数据中我们能够看到全球财富的分配是极其不均等的,少量的人拥有了大量的财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财富的急剧分化?
我们在这场商业认知的竞争中该如何选择?
一、头部市场和分散市场
谈到职业选择,第一个我想谈的就是头部市场和分散市场,这两个市场有什么分别?分别代表了什么东西??面对这两个市场我们该如何选择?
1、头部市场(幂律分布)
先举个例子,还记得13年互联网界的千团大战吗?最终杀出重围的只有美团和大众点评,后来两家合并一家,在团购领域只剩一家独大,也就是在团购领域,这个市场上只能是一到两个公司可以存活,这样的市场为头部市场。
而这个市场呈现出来一个数学规律叫幂律分布,就是强者越强,我们经常用的微信也是如此,一旦微信达到一定的用户数量,其他公司再厉害也无法取而代之。
2、分散市场(正态分布)
那相应的,什么是分散市场呢?举例子,我们都知道新东方是教育培训界的老大,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新东方多么厉害多么牛逼,这个市场依然会有别的教育机构可以存活。同样的,不管海底捞多么厉害,这个市场上依然会有别的火锅店可以照样活的很好。而新东方和海底捞,他所处的市场就属于分散市场。
问:那这两个市场跟我们个人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呢?
小明的钢琴和美术都很好,对于未来要选择哪个领域犹豫不决,大家觉得小明是应该选择钢琴还是美术呢?
站在商业的逻辑小明更好的选择是美术,因为美术是一个分散市场,而音乐是一个头部市场,比如在国内我们提到弹钢琴,我们能想到的钢琴家也就李云迪和朗朗,而音乐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也就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他们产出的作品可以覆盖全部的人群。而美术就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作家,他的产出是有限的,而每个人的水平也是不一样,不管你的水平是属于哪个档次,你分别都能够找到与对应的服务客户,因为即使是达芬奇,他所能够服务的用户,所能产出的作品都是有限的,这个市场就属于分散市场。也就是小明在这个选择当中,如果他选择了头部市场,他成功的概率就会低很多,而选择了分散市场,他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如果我们不是那些顶级聪明的人或者天才,选择头部市场相对是有风险的,当然如果你成功了,你的收益也会非常之巨大。
二、时代的趋势
海尔的张瑞敏说过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面对未来的选择,我们如何选择一个更有前景的行业?
梁明老师在他的产品是为30讲里面提过提到点线面体,一个人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个点,如果这个点所附着的经济体在萎缩,即使你很努力你很聪明,但是你依然是站在泰坦尼克号上终将沉没。而如果我们所选择这个点所附着的经济体在增长,同样的努力事半功倍,那我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比如你1985年进了微软,2003年你加入了淘宝,或者同一时间你进入了腾讯,也许你早已经财富自由。
借用刘润老师的“千百十个”理论来解释一下,关于行业选择的几个关键点。
所谓的千百十个是指千位百位个位和十位。
1、千位是时代
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这是时代的趋势,你在这行业里,同样的努力获得的回报会远高于其他行业。
再比如中国的人口结构,十年之后,中国会进入老龄社会,那养老产业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这是时代的趋势,同样如果你是做医生的,你是做养老产业的,那肯定在未来你会有更多的机会,那在这个领域里面会获得超额回报。所以投身其中,加入这样的行业里,因为趋势我们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2、百位是战略
战略就是指通过高维认知、通过战略制定,找到路径,制定策略,实现更高的回报。
未来所有的商业上的竞争都会是认知上的竞争。如果我们能进入一个这样的企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十位是智力
所谓的智力,比如股权的设计,合作的机制,都是智力层面的东西,它能决定不会不会有问题,但不能保证蛋糕可以做多大。
4、个位是管理
传统大公司都有一个特点,管理流程非常体系化,通过制度去运营,身处其中我们最多是个螺丝钉,至于趋势的红利它的占比是最小的。
三、进入的门槛
上大学的时候,暑假去过一个工地搬过两个月的砖,开发区域原本是是一个空地,因为开发来了很多建筑工人,附近的老张就发现了一个商机,每天早上可以在附近卖早餐,收入也不少,老张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行业,刚开始是老张家过来卖,后来老王家也加入,大家纷纷加入,老张先发现的“财富自由之路”没多久就被大量的竞争者的堵住了。所以一个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行业,进入门槛是个重要的标准。
那进入门槛可以拦住大量的竞争者呢?
它们分别是网络效应、规模效应、无形资产和逃离成本。
1、网络效应
互联网公司都具备网络效应,因为信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成本急剧下降,所以它能够覆盖的范围远大于传统时代,于是淘宝的出现取代了大量的线下店,把本该它们挣的钱挣到了自己口袋里,在这样的公司获取的收益会更大。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可以降低成本,以成本的优势防御了更多的竞争者,当年的地方性龙头企业也就是大企业规模效应的优势下渐渐消失。在这样的企业里获得的收益或者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是有优势的,甚至如果你有能力做一个有规模效应的公司也是有竞争力的。
3、无形资产
银行的金融牌照的门槛,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这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门槛
4、逃离成本
我们用的手机号码,一直没换,不是因为我们不想换,而是因为我们绑定了太多的账号,这个号码关联了太多个人数据,产生了数据粘性,退出成本太高,这样的企业更有竞争力。再比如使用得到app,我们不可能因为一个老师离开了就离开了得到,因为得到还有很多其他优质的老师,而且我们的学习笔记记录全在里面,逃离成本太高,所以像得到这样的企业也是好企业,如果能加入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