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就是李仙洲,李延年和李玉堂,其中李玉堂和李延年是堂兄弟。三个人均是山东人,在那个烽火年代,不可能在家里苟安。李玉堂和李延年二兄弟决定考军校,在南下的路上,李仙洲恰巧也住旅馆。因房间少,伙计安排三人在一间房。李仙洲也是准备考军校的,三个聊得非常投缘,于是决定结伴而行。互相扶持,一起进入黄埔军校一期,由于三人作战勇猛,一路高升,三个人在黄一期生中算是比较得志的。
黄埔军官都有作战冲在最前头的习惯,李仙洲作战时还差点送命了,那是在忻口会战中,一颗子弹打在他的二肺之间,恰好他当时是呼气状态,肺部收缩,从而保住了性命。三李之中李玉堂最有才能的,升迁也是最快的,可惜在长沙会战中受挫,丢了官职。[if !vml]
[endif]
王耀武也是山东人,在考入黄埔三期前,在上海店铺做小伙计。善于揣摩顾客心理深谙营销之道,人情世故非常熟络,常常敢投资,善做顺手人情,属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人物。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王耀武率51师坚守吴淞口附近以罗店为中心的阵地,夜袭中击毙日军联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后来51师划归74军俞济时指挥,受俞济时重用。俞济时升任集团军副司令时,王耀武接班俞济时的74军军长一职。
74军俞济时创建,带74军走向辉煌的则是王耀武,因74军在万家岭战役合围重创日军106师团,74军首获最高荣誉“飞虎旗”,王耀武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王耀武率部参加了上高会战,毙伤日军少将岩永以下1.2万人,被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认为74军不可或缺。上高会战后,74军换装苏械,正式步入王牌军行列。在王耀武的带领下,几乎参加了正面战场上的所有重大战役,赢得了“抗日铁军”的赞誉。[if !vml]
[endif]
到1944年之时,王耀武就已经是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了,此时的已经甩开了三李一大截了。这等风光不仅黄埔三期同学可望不可及,就连黄埔一、二期同学也望而却步,王耀武还是第一个当上省主席的。
1946年,蒋介石安排王耀武为绥靖区司令员,指挥一期生李仙洲。李仙洲在蒋介石与陈诚的命令下急速北进,华东野战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张口以待。王耀武识破了华东野战军设计的战术陷阱,急忙告知李仙洲。李仙洲被一个三期生指挥本来就不乐意,这下更拉不下面子,心里老不服气。所以一头扎了进去,李仙洲本人也被俘虏。这从侧面反映出,李仙洲的军事能力不及王耀武。不过王耀武也没能得意多久,在济南战役中,他也被俘虏了。[if !vml]
[endif]
1950年李延年兵败淮海之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