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星 编辑|海角君
《包法利夫人》是世界文学名著中的一部悲剧,其中讲述了女主人公终其一生对于浪漫主义的追逐和在与现实生活无穷无尽的对抗下最终坠入深渊的可悲故事,因而被人们称为:一部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
1
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中。
和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样,少女时期的爱玛天真无邪,喜欢自由的穿梭于乡村田间的小路,对自己未来的爱情充满着憧憬。
但从她十三岁那年开始,她便与那些普通女孩子充满琐碎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她被父亲送到修道院寄宿学校接受贵族式的教育,此后,她的生活便被宗教圣旨、优雅的钢琴以及浪漫主义小说中凄婉纯粹的爱情故事所占据,修道院不切实际的教育在当时的爱玛心中埋下了一粒恶种。
渐渐地,她变得狂热而又实际,爱教堂是为了教堂的花卉,爱音乐是为了歌的词句,爱文学是为了文学的热情刺激,反抗信仰的神秘,她宁愿像昙花一现时的绚烂多彩,也不愿意平平淡淡终其一生。
2
她觉得自己活像一所搬空的房子,好不凄凉。
“假如夏尔是一个有心的人,假如他会察言观色,假如他的眼睛能够接触到她的思想,哪怕只有一次,那她也会觉得,千言万语就会立刻源源不断地从她的心头涌出来,好像用手一摇墙边的果树,熟透的果子就会纷纷落下一样。
可是他们生活上越来越接近,心理上的距离反倒越来越远了”
从花前月下的幻想到柴米油盐的现实或许只在一念之间。
在爱玛的潜意识里,生活不应当是平凡而琐碎的,而应该是在热闹非凡的舞会上、在与权势显贵的交往中,在梦幻绚丽的爱情中。她渴望在四周全都是镜子的客厅,拥有金穗天鹅绒桌毯的椭圆桌,人们穿着后摆长长的袍子,踩着闪亮的拼花地板......
但残酷的现实却是,自己的丈夫夏尔只是一个沉默寡言、懦弱无为的乡村医生。
也许他足够爱她包容她,可以毫无怨言的纵容她的奢侈无度,可以尽心尽力的给予她他所能为她付出的一切。
但是,即便这样,他还是无法满足爱玛心中对于真正的浪漫的唯美的爱情的设想。
3
人生如梦,每个微笑都掩藏着一个无聊的哈欠。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对丈夫包法利的失望与不满使得爱玛开始走向人生的“堕落”----守节与偷情的冲突,情场老手罗尔道夫子爵的步步紧逼,富有浪漫气息风度翩翩的雅士莱昂,所有的一切都让她一笔一笔坠入这场自己编织而成的绚丽的梦境,但无论是看起来多么坚不可摧的爱情在金钱面前却是如此的一堪不击,当爱玛因为长期放纵的物欲债台高筑时,罗尔道夫、莱昂也同样是不堪一击,四面碰壁、走投无路的爱玛终于坠入深渊。
有那么一刹那,爱玛似乎清醒了:她明白自己永远无法成为贵族夫人,永远不能拥有一场梦幻中的浪漫的爱情,但,她拒绝接受这一切,而是选择了用自杀来解脱自己所有的不甘。
4
小说中的爱玛,渴望爱情“就像一条放在厨房案板上的鲤鱼渴望水”,但是,我们都知道,爱玛爱的不是丈夫包法利,不是子爵罗尔道夫,不是雅士莱昂,她爱的仅仅只是爱情本身。
陶知行有着这样一句爱情格言:“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爱玛就是这样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典型人物。而故事最后悲剧结局的必然因素也在于爱玛这种缺乏理性、毫无现实的根基的病态的爱情观。
其实,爱玛已经拥有了幸福的爱情,只是被自己脑中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迷失了双眼。
真正的爱情究竟应该如何评判呢?
也许是有着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一同前进;也许是对于对方的无私的责任和奉献;也许是对方相互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也许?爱玛不知道,我们也无从得知。
包法利夫人的爱情悲剧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的浪漫爱情到最后也会归于平淡,化为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爱玛的悲剧在于“灵与肉的二元对立”,或许,我们会同情爱玛追逐与反抗的勇气,但作为当代社会中新女性,爱玛又如一块明镜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爱情中要时刻保持着理智,不能丧失自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星星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
往期精彩回顾
▼
下一站幸福没有告诉你的4个残酷的真相
湖北红十字会有错吗?亿万网友说了算
李文亮医生,我们尚且苟活于人间,你怎么就走了呢?
新浪微博:@海角观天
把时间交给海角观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