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于今想来这句话不知误导了多少人,把读书当作走向人生巅峰的垫脚石、敲门砖,使沾染上铜臭气的读书变了味道,显得现实而功利。
在当下都在提自律的当口,许多人也在拼命阅读、成长,陷入了自我感动的无脑模式,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没有时间做多余的思考、沉淀,于是各类推文的所谓干货成了热销品,一本几百页的书恨不得上个厕所的时间就翻完,然后神神叨叨的凭着几句只言片语当作指路明灯,渴望在职场上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在一个讲人脉、讲背景、讲资源、讲机遇的年代里,靠知识改变命运这件事本身就那么不靠谱。我问过一些曾经玩命读书的人,读的书后来用上了么?答案基本上都是否定的,如上学时的那些书本,如果不是成家立业后要教育子女,可能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会回过头多看一眼。
古人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养生如此,养人亦如此。人有好静、有好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能违背这个规律。你觉得科比自律么?不是,他就是喜欢打篮球而已;你觉得乔布斯自律么?也不是,他就是喜欢折腾。我每天保证3-5万的阅读量,有人说我挺自律,更不是,我就是喜欢在书里获取精神的满足而已。
人生苦短,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不必和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较真。丰子恺先生曾说过,人的生活有物质、精神和灵魂三种境界,总要做些无用的事寄放一下被现实摩擦得遍体鳞伤的灵魂。总结一下,要摒弃功利,喜欢读书的才去读,喜欢读书才去读的,喜欢读的书才去读。
读书的四个阶段
最初级的读书就是为了获取知识,我也一样。大约是受两千年来儒家的“学而优则仕”这个远大的目标影响,这个阶段我们对书有种盲目的崇拜,书中所载既正义、既真理。
但是等到知识储备到一定阶段,会发现书中也会有漏洞,也会有假设,也会有主观臆断,也会有谬误,这时腹中所学开始相互攻伐,便如江湖乱斗,最终胜出的便是我们最认可的,这时我们的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并且定型,在以后的经历中如果未遇较大变故,基本上一生也不会再改变。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也是读书必然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其间会有无数次知识架构的推到与重建,它即为第二个阶段——印证。
大概三五年前吧,读《论语》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孔子定六艺,但他的六艺中也是有强弱之分的,基本可以断定他是偏文的。虽有孔子射箭、射不主皮的记载,但他在射、御上的造诣有待商榷,至少算不得顶尖的级别。
那他作为万世师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贯通。将礼、乐、书、数等诸多门类一气贯之,发现他们的通识性,这才是真本事。所谓举一反三,我们现在对这个词的理解还是太狭隘了,真正的举一反三,应该是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是为贯通,这是读书的第三个阶段。
我原以为这三个阶段的分法已经完善,直到最近才又发生改变。在工作当中的某次分享时,有位同事讲到产品点亮问题,技术性的东西于我来说如鸭子听雷,但关于价值上的东西却让我联想颇多,无论投入多少设备、人力,产品点不亮就是白费。人何尝不是如此,无论你有多大本事,躲在深山老林是毫无用处的,读书如果能在取悦自已的同时,点亮自已和他人,那将是对自己所学所悟最大的不辜负。试想诸葛亮不出茅庐,无非一介书生,出隆中而天下三分,他以一己之力点亮了那个纷乱的时代。如果说贯通之后还有更高层次,那非“点亮”莫属。大概那位同事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一个技术流分享竟让我在意识流上获益良多,这也勉强算是贯通吧。
文字服务的四个层面
今年以来工作原因带了几名新人,有时也在给她们讲什么是好文章,怎么写好文字?讲的多了倒也逐渐把一些以前模糊的概念梳理了一下,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首先文字为记录服务。最初文字形成只是这个原因,先辈们想记录一些事情,开始是结绳记事,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文字符号,再到真正的文字,这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所以我们每每提笔,首先要明确这个东西要记录什么,要表述什么,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要写清楚吧,这是文字的初心,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次文字为情感服务。情感是产生共鸣的基础。风月草木皆无情,人以情贯之,所以万物皆可有情,万物皆可为文。所谓立意,便是将描述上升到情感的状态,这是区别一篇文字优劣的基本条件,所谓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也。无论多大篇幅的稿子,没有贯以情感,只是一堆文字的堆砌,反过来我们现在去读古诗词,几十个字,却往往能心驰神往,这便是情感的共鸣,所以古人才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来形容码字的殚精竭虑。
然后文字为情怀服务。花开两生面,人世佛魔间。人天生善恶两面,社会性上重善讲“顺”,道德和法律把恶的规划出来,人们只要不去触犯顺着过日子就好了。自然性或者说动物性上择恶讲“逆”。为什么说择恶,因为逐利、自私是人的本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趋吉避凶是生物本性,但是无论是疫情或是灾难,总会有逆行者冲在前面,这类事情单以情感去表达是不够的,还要有情怀的东西在里面。
最后文字为信仰服务。为什么读书?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读书人的信仰。为什么撰文?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这是文人的信仰。刘勰的《文心雕龙》把文字的表现归为天文、地文、人文,人文与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或者说人在精神上的皈依,是为信仰。所有艺术的最高意识形态,也是它。
以上点点,仅一家之言,但有所得,非我之力,为卿之才思敏悟。
诚愿你在书和文字里邂逅一个别样的自己。
初拟于庚子年初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