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两天,2023年就过去了,就给自己做一份读书报告吧。
番茄小说里统计出我在今年大约读了245本书,微信读书里则是读完了15本书,掌阅里是3本,另外还有纸书没有统计,大约是十来本吧。
可实际上这些数据也不太准确,因为番茄小说里的大部分书都是没有读完就放弃了的。感觉我读书大约就是每月能阅读完3到5本左右的速度吧。
今年的阅读偏好还是以自然科学类的多,特别喜欢王辰写的一系列植物笔记,让人手不释卷,获益良多。小山、谈正衡和阿来的也不错,但最爱的还是王辰的。
因为喜欢明史,特意把《明朝那些事儿》看了三遍,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虽然有人对这本书能否当正史阅读的争议很大,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能引起人对历史的兴趣,就已经是成功了。
意外的惊喜读了是叶思芬的《叶思芬说金瓶梅》。叶先生说读《金瓶梅》是“年少时看到的都是好与坏,长大后看到的全是悲与喜”。这本书,是一本读“世情”的书,之前,我对它的评价的确太片面了。以致读完这本书的最大影响力是,立刻去买了两个不同版本的《金瓶梅》回来,决定逐一细读了。
《蒋勋细说红楼梦》,对这本书一直心生仰慕,这一年,也终于看完了。而白先勇的《细读红楼梦》,虽然一直未揭开,但也不得不认同台湾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继承和普及方面的确有优胜之处。
今年的读书习惯一如既往地,也是没有固定时间,随心所欲,随时随地的阅读。年少时的挑灯夜读习惯,现在还是改不了,遇到好的书,还是会熬夜看到凌晨两三点。
其实,在上半年的时候已经看了不少书,但大半的书都是没有看完。不是因为书不够有趣,而是自己太贪心,每看几页便觉得自己文思泉涌,便立刻停下来,急急忙忙地去记录。
加上我这人贪心,总是喜欢同时看几本书。很多时候都是看了这本书没有几天,又瞧见桌面上的另外几本,便忍不住丢了这本去看另一本,以致于要完完整整看完一本书,竟变成一种奢求。
日子久了,便有觉得读书是种负担的感觉,不知不觉中,便焦虑起来。
下半年读书的心态就开始慢慢改变,不再纠结读得多不多,记不记得住,用没用得上,觉得只要是能收获一份阅读的快乐即可。
这样的读书,感觉更适合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