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断舍离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放心:放下我们的执著心,让父母和子女顺着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决定物品,而不要自己带着爱的名义横加干涉家人的选择。
放手:尝试松开紧握的东西,看看自己的身体反应会不会变得轻松,感受放下错误的欲求和清理烦恼的过程,经过由手及心的思考,迎来通达的境界。
放生:我们应该让物品去到它最被需要的地方,这种给予物品自由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动力,赐予了物品二次生命。
二、践行断舍离
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把时间轴放在当下,物品本身的价值要排在自己的价值之后,这样判断自己当下需要的物品。
舍弃不需要的物品时,一句谢谢你或者对不起,这样的形式感能让我们顺利地丢掉一些物品,带来很大的助力。
当断舍离践行到一定阶段,真正喜爱拥有的东西,数量是有限的,而那些看上去可以为我们制造一些空间的收纳品反而在占据着空间,只会让我们囤积更多的物品,因此需要大胆地扔掉收纳用品。
三、家庭断舍离
父母之所以喜欢囤积物品,一方面因为经历了物质匮乏年代的他们对过去的执念及未来的不安,另一方面父母对“现在”的定义与子女存在很大的偏差。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空间及环境,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理念。
不要因两代人生活方式及理念的不同影响自己,更要尊重家人的选择,给予他们独立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制扔掉家人的物品或“命令”他们,通过自己的践行并充分领略到其中的愉悦,带动家人参与断舍离。
总结:
我们从小会被父母的思维影响,家庭整理的矛盾,大都源于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经历和价值观。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强者,当我们成长,父母是弱者,我们潜意识里容易以爱的名义帮助家人做选择,只有放弃干涉,建立以包容、尊重为核心的新关系,意识到家庭关系中保有适当距离的重要性,才能给予家人独立的空间和自由,为生活及心态带来积极影响,最终转变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