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认真阅读了《1-6世界的剧本》,P48 – P64,关键字“受害者的思维模式”、“真相的剧本”、“虚幻的剧本”、“自己的剧本”、“故事剧本”、“成为你自己”。
这一节阅读起来理解有难度,读了两遍,思想依然处于混沌状态。看来,此书真的需要一遍又一遍阅读才能更深刻明白太傻的真谛。
本节,太傻多次强调“成为你自己”: 你要记住,你什么都不用做,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成为你自己(Being yourself), 你也同时在成为太傻(Being TAISHA)。
我也想“成为我自己”,然而,我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如何做才能代表我自己呢?这也是我需要去觉察、领悟的。
我认为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可以自我欣赏的人,对自己充满自信,坚信自己可以持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对于那些阻碍自己成长的歪曲认知或者称之为大脑的病毒,要具备侦察觉知能力,及时清理掉病毒,让自己进入有能量的轨道,持续具备向上生长的力量,而不是担忧、恐惧和焦虑的负能量轨道。
充满正能量,自己才会启动一些建设性的行动,才会渐入佳境,进入身心合一的美好状态。然而,人又为什么动辄陷入情绪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呢?最终不仅没有进步,还把自己屁颠屁颠地带进去了悲剧的轨道而不自知。太傻说“你一直觉得你可以分清现实和虚幻,但是,在几乎所有的过去你经历的痛苦、矛盾和挫折中,哪一个不是因为你把现实和虚幻弄混了而造成的呢?”也就是情绪大脑和理智大脑经常被病毒侵占,会不由自主产生很多虚幻的情绪垃圾,而人的思维又倾向于对不好的事情保持更高的警惕性和关注度。情绪这种反馈初衷是好的,它要保护个体高度的警惕性,免受外界侵害。然而,很多恐惧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大脑自己主观臆断幻想出来的,幻想与现实交替出现在大脑中,让本来就混沌的大脑往往识别不出真假,或者人对“真相”也具有天生的恐惧——现实很残酷!也会歪曲或者引导情绪更脱离正确的、逻辑的思维轨道,进入一个不分青红皂的状态。于是情绪往往更多关注负面信号,陷入负面情绪困扰中,甚至引发情绪崩溃等等。
这怎么办呢?
请看太傻的回答:你每当想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问问自己为何要选择。你究竟想从选择中获得什么。是因为恐惧还是爱。究竟是在大脑病毒操纵下的趋利避害,还是在太傻指导下的成为自己。你只要问太傻,他就会给你答案,但是你要学会听到。
也就是,当情绪陷入一种自我可觉察的负能量状态时,就要静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那么想,那么选择,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有助于成为自己希望看到的自己,还是让自己与“成为我自己”背道而驰?然后及时修正自己的当下的思维和行为,以确保持续走在正确的、正常的、符合逻辑发展的轨道上。
那么,我希望我自己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情绪稳定,无忧无虑,不为未知而担忧,只关注当下,不再去追逐、期待、失望、愤怒,看不到灾难和平安的区别,看不到有无的区别,看不到虚假与真诚的区别等等。哦,我明白了,有点类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境界。
“不以物喜”尚且是充满追逐的人类社会的大难题,那么“不以己悲”也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所以,“成为我自己”,看似很简单,也并未一日之功。且继续学习修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