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书信

作者: 陆春宁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20:08 被阅读69次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欧阳修

也说书信

清早,看到简友绿老虎的一篇文章《给远方朋友的信》后颇有感触,忍不住留言“多少年没收到纸质信了……”,她回复道:“现在都是短信,段子,甚至语音,人越来越懒得思考交流了。虽然不是纸质的,但能花时间去想去写下来,都是难得的。现在最高级的尊重和重视就是舍得给你花时间了。”

现在最高级的尊重和重视就是舍得给你花时间了。”这句话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深有共鸣。

书信,墨香,信封,邮票……,这些过去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到了互联网风行时代,它们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哪一天它们彻底消失不见了,我觉得那是一种文化的消逝。

书信,传递的是浓浓的情义。

儿时的记忆中,因爸爸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会有人找他来代写家书。爸爸在听述他们的意思后,在代写时还要进行一番润色。那时候对会写信的爸爸是无比崇拜的,觉得他在做一件神圣无比的事。

上小学后,老师教我们学写信,激动得心“怦怦”跳,虽然只是一篇作文,也仿效爸爸给别人写信的模样端端正正地坐着,在本子上写下第一封歪歪扭扭的信。

正式开始写信是在高中时,给在外地上学的女同学们写信,互相加油鼓励。而我,多是托在呼和浩特上学的女同学买世界名著。

每次她会把信寄到爸爸的单位,因为她的名字很像个男孩子,爸爸提心吊胆了好长一段时间,以为我在早恋。

直到有一天他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向我打探,唬得我赶快澄清“她是谁谁谁,是初中班的班长,你见过的,女同学!”爸才轻松了起来。

上大学时,是写信最多的时期。家人、同学、朋友,书信是我们每个人最期盼的物件。尤其是当有人从宿舍信箱取回一沓信件时,我们会呼啦地拥上去,看有没有自己的。那些书信温暖了我们在异乡求学的每一天。

毕业回家时,我的行李箱中除了衣物外,还有厚厚的信件,我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把它们烧了或者是撕了,我把它们全部装了回来,那是经历,也是记忆。

再后来,它们成为了青春的祭品,静静地躺在书柜底层。在一次次搬家或整理书柜时,我会拿出来看看,看着看着,太阳悄悄地落下时,我才在恍惚中回过神,再把它们放在一起保存起来。

也说书信

工作前有一段闲暇的时间,我把信件都分门别类地放好,尤其把爸爸给我写的信都拿出来,装订成册,还装了一个封皮,然后把它压在一个什么地方,想着能压平那厚厚的有折痕的信纸。

没想到,越是想要精心留存的东西,越是丢得没有了踪影。

直到现在,想起被我弄丢了的爸爸写给我的那些信,万分懊恼——当初哪如我不要装订它们呢!

然后,随着QQ、msn、微信的广泛应用,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再然后,基本不写信了,即使要写信,也是网上发邮件而已。沾满墨香的书信好多年都看不到了。

2016年,关注了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小镇的书店里没有卖,远在北京的大春同学便买了本寄给了我。

也说书信

读这本书信体的小说时不敢贪多,书中好多人物关系、地名、典故等需要慢慢消化。

我把它放在办公室的案头,当工作累了的时候,起身舒展一下腰,然后坐在窗角的沙发上,逐字逐句地读它,读着主人公们20年的相知、相惜和美好的情愫。

这本薄薄的书,我整整看了80天。

也说书信

在读《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些日子里里,它消弥了我好些不良的情绪。也蠢蠢欲动地想给哪些人写写信,可是,给谁写呢?

这时我才发现,当我有了写信的冲动时,却发现没有了写信的对象。

我们每天会发很多邮件、信息,每天都会忙碌的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聊天,传递的信息呈几何倍速发散。

只是,我们唯独不再写信了,不会挑选信封、邮票去寄信了,不会在纸笺墨香间彼此问候、相互取暖了,我们这颗凡心在冷硬的现实中沾满了灰尘,也披上了铠甲。

去年的秋天,收到一份外省行业部门发来的小报,职业习惯让我忍不住想给他们建议一番,只是把小报翻来翻去地看了几遍,没有对方的邮箱地址,于是提笔写下了这些年来的第一封信,然后写好地址交给通讯员寄了出去。

没想到事隔月余的一天早晨,我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封寄给我的信,落款地址正是那个单位的编辑部。虽然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但确实是寄给我的。写错我的名字那是怪我自己,字太潦草了。

打开信一看,果然是对我那封信的回复。他们对我的建议很认可,也很感动。写信人的身份我不知道,清秀的字体却是带来了一种久违了的喜悦。

那天我很开心,好心情让我举重若轻地处理完一堆棘手的问题。

现在想来,是为我们彼此愿意拿出时间认真地对待对方,这是一种情义,它弥足珍贵。

欧阳修说: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在这个时代,我们习惯用时代的语言 来适应时代特有的节奏。只是,不想在看似高大上的世界里,人和人却是渐行渐远渐无书。     

                     

相关文章

  • 也说书信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欧阳修 清早...

  • 书信论

    古者,往来以书信也。天南海北,东岛西城,其间辛苦何可胜道也,一纸书信,命薄无言。然则,千里送鹅毛。不贵于书信,贵乎...

  • 书信的体式

    应用文中最普通的是书信,别种应用文也许有人可以不写,至于书信,几乎任何人非写不可。有人说:“现代的厨子,书信来往比...

  • 0329小记·邮件

    文.图/英歌h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如今,车马也很慢,书信也很远—— 昨天中午,我自己充当骑手,骑车跑到邮...

  • 书信里那些美好的爱情

    因为最近一直在征集旧的书信,收到了很多网友发来的书信照,有的还附上了背景故事。很多人跟我说,打开以前的书信,还未读...

  • 想找个笔友

    这个时代的人们好像已经将书信淡忘了 自己很喜欢书信 可是从来也没给谁寄过 觉得书信是一种很浪漫的存在 真心先交个笔...

  • 给远方同学写封信(有感)

    从前的时候,车马慢,书信却很长…… 冰心曾在《晚晴集·空巢》中说:“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而...

  • 书信

    历次搬家,都记着要把厚厚的几摞书信带着,这些书信一直跟随着我辗转,从来也没有舍弃它,也许是我极其珍视的缘故,妻子每...

  • 书信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木心先生 不知从何时起,羡慕起书信时代的爱情。 那时的...

  • 书信

    写一封信一个字一个字搜肠刮肚严密组合一个字一个字横竖撇捺雕刻成活体印刷在奔你而去的途中字里行间的孤独蕴量出焦虑和期...

网友评论

  • 关土:最近刚看了 电影 查令街84号。准备买本书看。
    陆春宁:@关土 我还没看过电影🙂
  • 绿无意:我也看了这本书,还看了这个电影,你看到的是老虎姐姐写给我的信,😁
    陆春宁:@绿无意 认识你们,非常荣幸
    绿无意:@陆春宁 哈哈,友谊在慢慢生长,温暖着相隔万里的我们:relieved:
    陆春宁:@绿无意 好感动啊😊

本文标题:也说书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p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