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之一《九日斋记》

之一《九日斋记》

作者: 程序员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08:50 被阅读0次

    人随冬怠,最近写字少了。恰逢陪女儿补习,有九天要呆在异地酒店里,趁机可以将进来阅读和听讲一些感受和想法记录一下,故名《九日斋记》。

    之一 何谓经典

    去年下半年以来,陆续有意看了和听了一些经典,感触颇深。借由这些感受,总结一下我个人以为经典所具备的一些共性特点。

    第一, 共鸣

    所有写作都具备社交属性,经典也不例外。但经典社交属性的典型特征是引发共鸣,这种共鸣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其所述之物为人牵挂;其二是其所言之理,点出常人有所感而不能言明的道理。例如Locke将自由主义的奠基之石落在“人是目的而非手段”;E. H. Carr 将历史定义为“人类持续进步的理性(reason)经验之集合”。这些论述所用的概念和词语就如邻家大叔一样熟悉而平凡,而串在一起的逻辑却让人拍案叫绝,不但冲涤了瘀积的难言,更吹开了遮目的沙尘。所以与经典的匆匆一遇,往往让人有遭遇故知的感觉。

    第二, 经时

    经典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挨得住时间。这种挨可以是发酵,理随时显,由晦及明。Hayek的《通往奴役之路》,虽然出版在40年代,但是真正到了80,90年代才登堂入室,奉为圭皋。因为这中间需要等里撒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和苏联解体两味关键的催化剂。这种挨也可以是考验,历经磨难,才能颠扑不破。就如先秦的儒学,经焚书坑儒,方得大一统;又经五四,文革之灭,方又复生。经时才砺,时间是经典最好的筛子。

    第三, 架构

    经典的光芒往往显于局部,尤其是结论,因为易学速成。一部《庄子》就带出了上百的成语,尽管其中还有很多是讹传。但经典的智慧,全在其完整的架构(Framing)之中。经典独特起于视角,经典缜密赖于架构。经典能够历久而存,关键就在于整个架构中观点和逻辑的鲜明与韧性并存。

    第四, 无用

    经典都不具备操作指导书般具体的问题指向。凡是对具体问题言之凿凿的作品,在人类无常的变化与抖动中都会被轻易的证伪而失去经典的资格。经典只论“无用”之道,且承认道之变化。经典要在“论”与“用”之间保持足够的矜持,这一方面囿于人非神的无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给自己创造问题的超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之一《九日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p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