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电影季第八场《碧海蓝天》备忘
图为:雅克和他的家人海豚时间:2017年10月14日
电影:《碧海蓝天》
主讲:灯塔组 郑捷、廖欣菊、小熊、李佩珊等
这一部电影是电影季以来,我唯一没有看的一部电影。在众多没有看的理由中,我想有一个可能影响会大一些。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名字会让我想到一段不愉快的经历。我想也许是我在有意无意在回避那段经历和那个人。
电影的开始,黄菊同学,带来了一段音乐,邀请大家闭上眼睛是跟随音乐,幻想着自己潜入深海。在这段音乐中,我感受到了潜入水中的挤压感、恍惚间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海豚的欢叫声,一切的声音和映像仿佛都带着一种幽深的召唤,被水完全包围的安全感背后,隐隐的有种很深的恐惧,我假装没有发现,或者说我轻巧的把它忽略了。只是隐隐的关注着自己的呼吸,让它保持顺畅……
当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配合着PPT上面的画面,雅克(郑捷朗诵)、乔安娜(李瑛朗诵)、恩佐(王才奎朗诵),将自己的内心独白时而款款到来。他们所讲的内心独白都是电影上面没有了,是郑捷根据自己对于电影人物个性及其情感的神入与共情,写出来的剧本。也是通过这些内心独白,让我更直接的去走进三位主角看似炫酷的人生背后,那种走不出的命定的结局。一个友情、爱情、亲情与回归的故事徐徐展开……
接着是廖欣菊上场,她给我们带来的是电影人物关系图和三位主角的人物素描、性格分析、心理类型的判断,以及他们的主要客体关系。在这个部分,分析的深刻而全面,一点也不拉杂。分析出了三位主角的心理类型,雅克——内倾情感型、乔安娜——外倾情感型,恩佐——外倾感觉型,在恩佐的心理类型上面,T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修正,恩佐属于外倾直觉型。
以下我将结合小伙伴的分析,以及我对电影的理解,进行一个电影主演人物关系与剧情的梳理:
雅克是一个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海边小镇的孩子。从小母亲就离开了爸爸和自己,回到了她遥远的家纽约。从小在没有母亲的温情中,他跟随着以潜水采集海洋生物为生的爸爸和舅舅为生。雅克从小遍热爱潜水,而且天赋异禀。他也是个不太愿意或者说话和表达情感的孩子。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安静的倾听者。7岁那年,父亲再一次潜海作业中,因意外事故葬身海底。年幼的雅克更加的孤独了,陪伴他的只有大海,和他当做家人的海豚……
20年后,雅克一次外出到瑞典潜水作业中邂逅了,从纽约来处理工作事宜的乔安娜。看到冰天雪地中的雅克潜入“冰窟”,乔安娜感到非常的震惊。也通过仪器观测,发现了雅克潜水后身体的反应异于常人,在深水处,他的脑部的血液就像鲨鱼和海豚一样,不会流向四肢……于是在雅克出水后,送上一杯热咖啡。那一次对视,雅克纯净的眼神,深深打动了乔安娜,而在雅克的眼里,他仿佛看到了大海中的美人鱼。于是雅克第一句话是:“我们见过吗?”“在深海。”一次短暂的邂逅让两个随即分离的人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乔安娜回到纽约后,于是做了大胆的决定,她像瑞士的合作伙伴打听雅克的住址,她不惜欺骗上司,以工作为由去找雅克。
两个人的再次相遇,让他们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但是雅克的不善表达与乔安娜对于雅克的依恋,都给了雅克不小的压力。他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导致同样来自纽约的乔安娜会像母亲一样抛弃自己。他在与乔安娜激情过后,总是内心无法平静,于是只能回到大海与海豚们在一起才能渐渐平复心绪。
当乔安娜问雅克,潜入大海深处是什么感觉时,雅克的回答是:“潜入海底最难的地方不是下潜,而是有时候我找不到浮上去的理由……”乔安娜说过一句:“你看大海的眼神让我害怕”这些话其实也在有意无意中,让我们体会到了,雅克最终的生命取向。
恩佐是他童年的玩伴,一个同样热爱大海和潜水的孩子。恩佐在小伙伴中间是一个领军式的人物。潜水方面很有天赋,他渴望得到所有人的钦佩,但是唯独雅克对于他的潜水能力,是沉默的,甚至他在雅克的表情中感受到了雅克对他的成绩有保留的评价。成年后恩佐已经多次获得世界自由潜水冠军之后,他想到了雅克,在潜水方面也许他才是自己最强劲的对手。他想挑战雅克,成为内心中真正的世界第一……
孤独的雅克,再次遇到恩佐,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雅克对于世界自由潜水比赛本身没有太多兴趣,他热爱大海,大海给他母亲般的包容感和家园感,而他钱包里的海豚照片,则是他的家人。但是恩佐的邀请,让他有一种小伙伴一起做一件深爱的事的热情。尽管他也许内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取胜也许会让恩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承担太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他不想失去恩佐,为此他曾经放弃过比赛。
果然雅克的成绩超出了保持世界自由潜水冠军记录的恩佐20米达到了380米。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深度。这似乎是正常人类所能到达的禁区。恩佐想要去挑战这个新的世界纪录。这让比赛主办方感到了事态严重,为了安全起见,主办方决定取消比赛。但尽管这样仍然阻挡不了恩佐挑战的决心。
在雅克劝阻无效后,雅克目送恩佐下潜。在感觉事态不对时,雅克下潜到深海寻找和救援恩佐。当恩佐浮出水面后,他说:“你说的对,在海底深处是更好的世界。”听到这句话雅克泪流满面。因为他预感到了,恩佐已经如自己一般……恩佐接着说:“把我放回水里”雅克,不想失去挚友,直到恩佐再三要求,并在雅克怀里去世……
又一次最亲密的人的永远离开,雅克在深海与恩佐默默告别,浮上水面后,经过抢救雅克终于有了呼吸。在恍惚间他看到了大海,看到了他的海豚在海里欢快的游来游去。躺在病床上,他感受到了大海对他的召唤。于是,在乔安娜的一再挽留,甚至以已经有了他们的孩子的讯息,也最终没有挽留住雅克。他迫不及待的潜入深海,回到了那个有美人鱼的地方,与父亲、恩佐和海豚一起……
……
接下来是小熊关于导演、以及电影叙事手法的分享,他从导演介绍到《碧海蓝天》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再到电影的叙事手法、电影色调的处理与象征、电影音乐分析等。
在分享的最后一个部分是郑捷为我们带来的主题为:“孤独与归属”,整个分享分为三个部分:
1、 雅克是个残酷的人吗?
(1)“雅克一个孤独到灵魂深处的孩子……”
郑捷从雅克的心理类型、情节、依恋障碍三个部分进行理论的对接和分析,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2)复杂的依恋障碍
“两个关键时期,依恋对象的粗暴丧失与儿童的自我找寻,雅克的依恋对象——海豚;雅克的环境母亲——大海”
(3)大海的隐喻
【原型】【环境母亲】【融合体验】【海洋体验】
(4)海豚的隐喻
【亲密客体】【连通母体情感的路径】【真我】【情结】
(5)潜水者的隐喻
【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自我】【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界碑】
2、 我们的孤独是什么?
“孤独是对失去,不在身边的爱的客体所怀有的痛苦的渴望。”
(1) 孤独的内涵
在这个部分,郑捷引用了客体关系理论家梅莱妮.克莱因的一个观点,关于婴儿早期在母亲哺乳过程中体验到的“我和母亲不需要说话就能够完全被理解”的感受,而早年没有这样体验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总会有一种看似没有原因的孤独和怅然若失……
(2) 对陪伴的渴望背后是控制权的争夺。
3、 寻找归属感的现代人
“归属感,指的是一种人希望被接纳为一段关系或群体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们渴望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作为真实的自己受到肯定和尊重。”
课程结束,我打开了这部电影……
去真正面见仿佛早已经是老友的雅克、恩佐和乔安娜。曾经我可能更容易被女主角渴望爱情而不得吸引去了注意力。但这次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命定的追寻与理解。在他者的世界中,你也许只能是个过客,除了珍惜、你能给的就只是尊重与祝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