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佳文家
五一特辑·纪实文学‖“铁人精神”传人的故事

五一特辑·纪实文学‖“铁人精神”传人的故事

作者: 朱朱哥弟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15:46 被阅读0次

    (本文参加中油技服“弘扬铁人精神,讲好技服故事”主题征文大赛)

    执笔人:朱朱哥弟、安静、王建江

    (一)

    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相邻的这个占地800余亩的大院里,林木葱郁,楼房齐整。

    这里是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乌鲁木齐基地。新疆物探处(新疆石油地调处的前身)、公管中心乌鲁木齐分中心坐落在此。它曾在乌鲁木齐明园30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搬迁至此。

    放眼乌鲁木齐基地大地窝堡地铁站西南端,穿过车水马龙的城北主干道,在绿树掩映下,一座装饰一新、优雅别致的三层小楼呈现在我们眼前,它就是2021年10月新落成的新疆物探展览馆。

    新疆物探展览馆展区1800平方米。

    斗转星移70载,展区通过不同年代的实物、图片和音像,呈现了新疆物探处作为新中国第一支专门从事石油勘探队伍,找油找气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的物探人手中传递的精彩画卷。

    他们扎根祖国边疆,秉承“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足迹遍布准噶尔、塔里木,先后发现了克拉玛依、依奇克里克、柯克亚、彩南、玛湖、吉木萨尔等数十个大油田,书写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美史诗,形成了可歌可泣、丰富多彩的物探先锋文化。

    新疆物探展览馆成为乌鲁木齐基地具有显著石油物探特色的地标符号,被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基地。

    乌鲁木齐基地处处长李英介绍说,新建展览馆展示的物探前辈可歌可泣的找油历程和苦干实干的铁人精神,已经变成精神的火种,深深扎进乌鲁木齐基地院区广大员工家属的心灵和血脉中。

    为建好新疆物探展览馆,乌鲁木齐基地处与新疆物探处一道,不断挖掘70年艰苦历程中的精神财富,提炼出以2133地震队为代表爱国敬业的“挖炮坑精神”、以505、506联队为代表的依靠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挺近死亡之海的“新疆沙漠骆驼精神”,丰富了铁人精神内涵,成为广大员工家属的崇高精神家园。

    何为“挖炮坑精神”、“新疆沙漠骆驼精神”?带着无限的崇拜和敬仰,记者走进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乌鲁木齐基地,走近这个英群的群体——那些曾经在国家困难时期一心为国找油找气事业贡献过汗水和青春的老领导、老同志,一同追忆那火红的难以忘怀的勘探岁月。

    (二)

    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东方物探乌鲁木齐基地处邀请院区老一辈石油人与20余名在职党员开展了一次“学党史践初心、传承石油精神”座谈会,老党员们讲述了艰苦创业的历史和新疆石油勘探发展史,通过一个个感人的创业故事、朴实无华的语言,重温燃情岁月,传承石油力量。

    座谈会上,大家提得最多的一个名字,他叫王帮定,有的称他为“王铁人”、有的称他为“王好人”。

    王帮定同志已于2018年7月因胃癌疾病去世。

    在乌鲁木齐基地大院采访,无论是认识王帮定的耄耋老人,还是从未与王帮定有过交集的中年人士,说起王帮定,个个竖起敬佩的大拇指。

    在乌鲁木齐基地大地窝堡地铁站A口处,这里是基地院区2号门,旁边不远处有一座二层小楼,位于底层的是一家占地40平方的照相馆,照相馆的主人尔东是一位年近50余岁的中年汉子,问起王帮定的情况,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件让他深受感触的一件事。

    尔东说,记得是2018年7月初的一天,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娘,老大娘操着浓重的甘肃老家口音说了半天,后来终于听明白了,她是来询问扩大一张照片和需要镜框装裱的价钱,做遗像使用。

    “大娘,没多少钱,你把照片拿出来看看。”

    只见她颤颤巍巍从一个白色手帕中拿出一摞纸巾,里面包裹着一张一寸彩色照片,估计保存时间长久了,照片上已沾染上几块纸屑。

    不看则已,看到照片,尔东感到内心十分震惊,这是王帮定同志生前的一张照片,怎么?王帮定同志去世了!

    原来这位老大娘是王帮定的妻子。

    “大娘,你不要着急,你保存的这张照片已经破损了,这张照片是我拍照的,我找一找,看有没有留底。”尔东礼让老大娘坐下,一边安慰着,一边寻找电子照片。

    尔东从电脑中调出底片,通过美颜、放大、装裱,一副精神十足的王帮定的标准照片展现在老大娘眼前。

    大娘连连点头,用手摩挲抚摸着,表示十分满意。

    “大娘,你拿走吧,这个不要钱!”

    “那不行啊,哪有做生意不要钱的,老王活着的时候不许欠别人一分钱。”她在柜台上放下一把零钱,缓慢转身离去。

    “我是自愿为老爷子扩大照片。”尔东追出去,硬是把那一把零钱塞进老大娘手中。

    第二天一大早,王帮定妻子登门送钱,尔东又婉言拒收。

    望着素不相识的照相馆老板尔东,老大娘留下感激的泪水,说了声:“谢谢,老王是个好人呐!”

    尔东神情严肃地说,虽然我没有跟王帮定有任何工作和生活上的交集,但王帮定这个人舍小家为大家舍身忘我的“挖炮坑”精神、发现南疆柯克亚油田的事迹家喻户晓,是我们学习和尊敬的榜样。

    (三)

    挖炮坑,这是中国石油勘探史上从未有过的,我们把它叫特殊的劳动。

    那是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九年的事。

    雄伟壮丽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北疆与南疆,而在南疆,于1958年发现的依奇克里克油田经20年的开采,原油已近枯竭,1974年油田年产仅有2.55万吨,且还在逐年递减,南疆用油如何解决?

    1975年1月,石油化学工业部下达了一个死命令,加速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3年内“解决南疆用油问题”。

    塔里木的石油勘探从1952年起已经历了“四上四下”的曲折与悲壮,这一次,新疆石油管理局做出了战略性的调整,改全面作战为重点进攻,主攻方向叶城坳陷。

    1975年4月,五上塔里木的战斗打响。

    关于南疆生活状况,时任新疆石油地调处副处长吴群苍回忆说:“我们工作中有很多很多困难,首先当时南疆的生活比较困难。”

    时任南疆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姜彬回忆说:“1975年3月份我们去和田,住在和田第一招待所。第二天,招待所的所长跟我们说,你们还住不住了,我说,还早着呢,我们在这找基地。他说,我们没有粮食了。和田第一招待所,那是周总理住过的地方,没粮食。”姜彬老人摇摇头,无不感慨地说,“我跟司机有一次去的时候,转了一个小时,最后买了一个馕,窝窝馕,掰开一看,里面全是长毛绿丝。”

    当时的《南疆勘探通讯》有篇简讯,标题是——“没有车辆怎么办?雇上毛驴照样干;毛驴走不动怎么办?背上行装步行干;没有蔬菜怎么办?吃些野菜坚持干。”

    1975年4月22日—5月22日,参加南疆会战的108地质队面对战线长、交通条件差和地表复杂等困难,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迎狂风、战沙漠、斗酷暑、战胜了重重困难。运输车辆不够,他们就骑上毛驴踏勘;没有毛驴,就身背仪器、行装步行工作。打井时,拉水的车辆不够,他们就用桶提水、脸盆端水打井。在深山沟壑里工作,吃不上蔬菜,他们就挖野菜吃。他们豪迈地说:“为了找到新油田,越苦越累心越甜,洒尽热血为会战,誓让大地喷油泉。”

    原克拉玛依市文联主席安定一说:“西南斜坡会战4年,地震队挖炮坑也整整4年,那时候由于粮食不够,大家很多都吃不饱肚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地震队生产自救,养猪种菜,由于饲料不足,那些猪长得都非常苗条,有的队因为没有菜,管理员经常买上一筐杏子,大家就着杏子来吃发糕、吃馒头。”

    吴群苍说:“当时国家派了一个国防团,从北疆托克逊拉粮食到和田去。”然而,这一个团的汽车,跑了不到半年全“趴”下了,会战队伍买粮依然困难,更大的困难是地质勘探的主力地震队,遇到了极其强硬的对手,在昆仑山下寸步难行。

    吴群苍说:“当时打不了井,十几米的井打三天三夜,都是大砾石。”吴老用手比划着,大的像西瓜似那么大的砾石。

    在翻阅时任2133队队长王帮定回忆录中,有一段记录可以证实当时的打井情况:“在皮山县克里阳构造,7天7夜打一口井。”

    吴群苍说:“所以,1975年我们五六支地震队,没有完成多少工作量,如果我们地质放不了炮,得不到资料,你没法定井位,找不了油,南疆好多大钻机,都等着咱们提供井位,我们当初拿不出资料来,大家压力非常大。”

    于是,地调处叶城指挥所决定,甩开钻机,人工挖刨坑,但是,每一炮需要挖多少个炮坑,每个坑挖多深,放置多少炸药合适,这需要不断改变坑数、坑深和炸药量进行反复对比试验。

    时任地调处宣传科长安定一现场记载下了当时2133队挖炮坑的实况。

    挖炮坑,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一人多深的炮坑,用短把镐头挖掘,再用短把铁锹把沙土从头顶甩出,遇脸盆大小的石块,须用绳索捆牢吊上来,坑底还得挖一斜洞,以放置炸药,炮坑挖好后,还得填埋结实,最后用炮线将几十个或上百个炮坑串起来以备放炮。

    王帮定同队员在一起

    在王帮定的回忆录中记载:“再到后面12月份的时候,安排任务,第一个任务挖炮坑一开始是36个炮坑组合,就放一炮,后来成72个炮坑,最后到莎车那地方,最多挖过300个放一炮的事情。”

    (四)

    1975年12月14日,由南疆会战指挥部副指挥黄万全、地调处党委副书记石竞和李连堂、李立诚、李达增等8人组成的井位选定组,冒着鹅毛大雪来到西河甫,在现场比比划划,说来道去一大阵之后,写着“西参1井”的井位标桩被砸进了雪地里。

    时任地调处总地质师靳仰廉回忆说:“这时候,我们正式向指挥部写了钻井地质意见书和井位设计,然后,指挥部很快批准,并调来4075钻井队。”

    4075钻井队使用的钻机,可打4000米深的井,是当时南疆最大的一台钻机。

    1976年5月1日,西参1井开钻。

    开钻前后,人们对这口井有着许多说法。

    “这个井在第三系上钻,大家把握不大。”靳仰廉在回忆当时上钻情况时说:“因为它是红层,红色砂岩,大家没有抱有绝对大的希望。”

    曾任塔西南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锦德认为,这口井没有经过正规的勘探程序,没有地震资料的依据。“凭着电法剖面和5块地质露头,就定下了这口井。”他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西参1井属于“野猫子井”,这难免让人的心中泛起了阴云。

    然而,一个月后,王帮定所带领的2133队终于攻克了山前砾石关。

    时任新疆石油地调处副处长吴群苍说:“经过无数次试验,采用“三多”的工作方法,即多坑组合,最多可以达到75个;多药量,1个坑两米五深,放3公斤炸药,大炸药量,一炮就要一二百公斤;多检波器,每道检波器有30几个、40几个,经过这样的对比试验以后,终于得到资料了。”

    吴群苍调274地震队对西河甫构造和这口的井位进行核查,他说:“从固满到柯克亚测线,桩号是13200,正好是背斜高点,柯克亚正好定在这个地方。”

    地面地质、电法和地震勘探定的3个高点神奇地一致,这又让人们心中踏实了许多。

    西参1井整整钻了一年。

    1977年5月17日下午3时,西参1井钻至3783米处,发生了震天撼地的井喷,液柱喷高60多米,气柱喷高138米,初期日喷量2000—3000方,天然气260万方。

    一些5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石油说,从没见过这么惊心动魄的井喷。

    井喷21天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赛福鼎来井喷现场视察。

    他问道:“这个油田叫什么名字?”

    一位地质师回答:“叫西河甫油田。”

    赛福鼎轻摇着头说:“这个名字不能体现这样壮阔的场面!”他指着远处的一个村庄说:“那里有一个柯克亚公社,柯克亚翻译成汉语就是刺破蓝天。”

    此后,西参1井改名为柯克亚1号井,简称“柯1井”。西河甫油田也更名为柯克亚油田。

    这个油田的发现,成为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第二个里程碑。

    (五)

    1979年1月21日,南疆石油会战指挥部召开了历时4天的工业学大庆先进代表大会。

    王帮定在生前回忆录中,记载了他有生以来最激动和难忘的一刻:“宋振明部长来了,在那(指挥部)待了10天,宋部长在那开了个会,我去了,宋部长在会上点了我13次名,让我站起来,说我是2133队的队长。宋部长最后还到了我们队上去,看了挖炮坑,他也到炮坑挖了几下,说拿出来的土还没喝下去的水多,挖出两公斤土,喝下去了3公斤水。”

    这个会上,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2133队地震队被命名为“石油勘探先锋队”。会后,李敬副部长指示,编辑两期《新疆石油报》,大力宣传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

    会战指挥部宣传处的王新勇、赵登钊和地调处的安定一3人现场采访,现场撰稿,在《喀什日报》印刷,仅用6天完成了任务,这期报纸刊登了反映地调处2133队事迹的长篇报道《昆仑山下先锋队》。

    安定一回忆当时情景时,感慨万端,他说:“这个队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个是4个冬天连续5年搞会战,连轴转,生产不停,职工的探亲不停,职工轮换的探亲,设备维修不停。”

    “二是这个队吃苦耐劳,极其顽强。据生产月报统计,从1976年1月1日至1979年6月25日,全队共挖炮坑61952个,总进尺158429米,相当于挖穿了17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他们队率先攻克了山前砾石关。”

    吴群苍说:“在皮山县的克里阳公社,2133队驻地,召开了南疆工作会议,推广2133队砾石关的经验。”

    安定一说:“我到他们队采访的时候住了几天,有一天,在工地看到这样一个情景,有个女工叫陈丽珍,她是从皮山来的一个女工,干起活来,比男同志还勇猛。这天她有病,队领导让她休息,她说什么也不肯。她挖炮坑挖到两米多时候,一块石头滚落下去把她头砸破了,顿时鲜血涌了出来,渗透了头发,染红了帽子。我们大家焦急连声呼唤她,她咬紧牙关,继续挖着。队长王帮定赶来,命令她立即上来,她扬起忍者疼痛的脸对队长说,王队长,你让我挖吧!我多挖十公分,同志们就可以少挖十公分,我多挖一块石头,同志们就可以少挖一块石头。就这样,她硬是把比她高出一米的坑子挖完了。”

    女勘探队员挖炮坑

    安定一十分钦佩用手比划着说:“她爬上来时,两指宽的一个血痕这样一直到脖子这,血痕上还沾着沙土,我们就问她为什么不及时上来包扎?她说为了不耽误爆炸组下炸药,所以说流血流汗是实实在在的。另外他们队的队长叫王帮定,他也是坚持每天挖3个炮坑,在5月18日那天,他一口气挖了4个炮坑。”

    我们查阅1979年7月5日《新疆石油报》报道2133队挖炮坑事迹文章——《昆仑山下先锋队》,里面有个小标题叫“队长把命都拼上了”,记载了王帮定同志忘我工作的事迹。

    “队长王帮定,是铁打的汉子,会战五年多来,把心贴在了工作上,把汗水洒在夺油战场上。几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队领导只有他一人,他又抓思想政治工作,又抓生产,白天出工劳动,晚上解决各种问题,安排第二天生产,常常忙到深夜。他患有较重的腰痛病,五、六月的天气绒衣仍脱不了身,但他每天提着镐头跟大家一起出工,同志们挖多少,他也挖多少,而且常常提前挖完,帮体弱的同志去挖。今年大战红五月的日子,他日夜操劳,双眼布满血丝,可他不仅每天到工地指挥生产,而且挥镐苦干,5月18日小会战那天,别的同志挖了两、三个,而他挖了四个!同志们感动地说,我们身上有多少汗和泥,队长身上就有多少汗和泥!”

    “王帮定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经常熄灯后点上电池灯学到深夜。他买了几本大庆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事迹的书,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看。铁人王进喜、钢铁钻工吴全清等人的事迹深深感动着他,激励他,决心向他们学习。”

    王帮定与王进喜是甘肃同乡,有着相似的苦难童年和工作经历,又从玉门油矿走向全国各地,大家与王帮定玩笑着说:“王队长,王进喜是闻名全国的大铁人,你是闻名新疆物探战线上的小铁人!你们都是王铁人!”

    王帮定听到有人称呼他王铁人,裂开大嘴呵呵一笑地说:“学铁人、做铁人,我们2133队的每一名工人都是学习铁人精神的模范!”

    有一次,王帮定同志的腰痛病又犯了,浑身发肿,医生给他端来了病号饭他也没吃,提上工具就要出工,大家硬把他阻挡在帐篷里。

    可是后来,他又偷偷坐着爆炸车来到工地,当同志们发现他时,他浑身冒着虚汗,挖着炮坑,同志们机动地说:“为了会战,王队长把命都拼上了。”

    (六)

    1940年9月,王帮定出生在甘肃礼县雷王乡的一个贫困家庭,土地贫瘠,家里人口多,全家经常为吃饱肚子发愁。王帮定在家乡勉强读完小学。1956年6月,一次招工机会,王帮定来到玉门油矿建设公司当工人,由一个贫苦家中的孩子成为国家的建设工作者,他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脏活累活抢着干,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1959年3月,是新疆“大闹塔里木”的重要时期,王帮定等一批石油工人调进新疆石油局塔里木勘探处505队担任测量工,在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讲奉献,不讲享乐,在党的培养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地震队队长。

    王建江,作为家中唯一的一个女儿,在王帮定同志去世三年的日子里,回忆了父亲勤劳简朴、勇于担当、助人为乐的事迹。从女儿的亲笔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良好的家风。

    亲爱的父亲:

    您在天堂还好吗?今天是您离开我们三年的日子,我有许多话想对您说,可是您永远也听不到了,但是我还是想说,就像您还在我身边一样。

    父亲,我想对您说:您带给我的善良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由于善良,您总是乐于助人。只要有人找您帮忙,您总是全力以赴地去帮助别人。

    还记得吗?由于我们老家太穷,许多年轻人都盖不起房子,找不到媳妇,您看到眼里,急在心里。等您有条件后就帮助村子里的年轻人来城里打工。后来,这些年轻人挣到钱后在老家盖了房子,娶了媳妇,过上了好日子。您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受您的影响,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以善良的心对待别人,以诚挚的爱帮助别人。最后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回报,还结交了许多同样善良真诚的朋友。

    父亲,我想对您说:您不怕困难,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是带给我的第二个财富。还记得妈妈经常给我讲您练字的事。由于家里穷,您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您8岁就开始放牛、放羊,没有读过一天书。参加工作后,您发现没有文化真不行,于是让我的妈妈教您学写字。妈妈说您当时可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啊!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您都在勤奋地练字,练的字足有厚厚的几十摞本子。当豆大的汗珠从您的额头滚落下来时,您都浑然不觉。经过一个个酷暑和寒冬,您不仅学了好多字,还练就了一笔好字。

    还记得我上高中的那一年冬天,有一次学校要给我们补课。临出门时,我一看到外面大雪纷飞,就不太想去学校了。您看到我这样,就对我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因为这场大雪就不去学校了,你以后还能干成啥事?”我听到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赶紧顶着风雪去学校补课。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起您说的话和您面对困难的态度。受您的影响,我一步步考上了大专、考上了本科,通过了会计师职称考试,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父亲,我想对您说:您的勤劳是带给我的第三个财富。在我的印象中,您从来都不睡懒觉,每天都是早睡早起,生活极其有规律。您退休后还是闲不住,就回老家种树、种菜、养花。还记得您当时说每天要挑15担水才能把院子里的花和菜浇完。天啦,这些活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都不容易,何况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啊!

    您总是春天回老家,秋天回来,回来的时候总是带着您的劳动成果:自己种的菜以及石榴、柿子、花椒。当吃到您带来的柿子时,那香甜可口的味道是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我勤劳善良的父亲啊!每当看到火红的石榴时,我就仿佛看到了您那健康红润的脸庞。

    我知道,这些话您永远都听不到了,但是您的善良、坚强、执着、勤劳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是我一生都取之不尽的财富。感谢您啊!我的父亲,我勤劳善良的父亲!

    亲爱的父亲,您放心吧,我们这里一切都好。您最喜欢的孙子—凯凯成为了IT工程师;冰冰参军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国军人,驻守在中印边界;阳阳也考上大学了,实现了他的艺术梦想。

    我经常给他们讲您的故事—一名优秀的老石油人的故事。我相信,您身上这些优秀品质不仅影响着我们,也深深地影响着您的孙子们,他们也一定会把您的这些优秀品质发扬光大。

    (七)

    在隆重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完成了本期采访任务,伏案疾书,新疆物探王帮定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在国家困难时期,王帮定带领2133队在昆仑山下摆战场,4年如一日,用忠诚、汗水乃至生命,攻克了山前砾石关,为柯克亚油田发现立下了不朽功勋,以2133队为代表的地震队就是新疆物探的“铁人集体”,王帮定同志就是新疆物探的“王铁人”,他们的事迹,必将对新疆物探广大干部员工产生积极影响。

    如今,天山南北钻机林立、抽油机成排,成千上万名找油大军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忘我奋战。

    天山北麓,一个个新的油田陆续被发现,克拉玛依油田换发出更大青春活力。

    天山南簏,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发展,为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奉献着能源。

    随着中国物探技术和装备进步,寻找油气资源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震源代替了钻井炸药,日勘探效率达到惊人的几千炮、上万炮。

    但野外艰苦的自然环境没有改变,寻找新的油气田难度越来越大,履行“找油找气”使命,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在艰难困苦时期形成的铁人精神。

    正如新疆物探展览馆解说员告诉我们的那样,带头讲好新疆物探的“挖炮坑”精神、传承“新疆物探沙漠骆驼”精神,让以“挖炮坑精神”“新疆沙漠骆驼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物探先锋文化沁润广大干部员工心田,凝聚和激励各族员工士气,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扬帆起航新时代新征程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永攀物探事业高峰,为新疆油田公司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为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率先打造世界一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一特辑·纪实文学‖“铁人精神”传人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v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