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讲颜值,更讲实力的时代,科普书受欢迎的程度与其编辑的策划水平是密切相关。有关地球的科普书,林林总总,但很多的都是列举概念、罗列图片,让读者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概念不少,图片颇多,但令人惊叹、催人自省的干货却不多。机械工业出版社万物编辑部编写的《不可思议的地球》却让读者耳目一新,尤其是其清清爽爽的封面“勾搭”了我们的目光。

《不可思议的地球》封面设计很用心。在封面的右下角排列了若干种动物,有长颈鹿、大象、老虎、北极熊,它们的关系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但编者却将之像盆景一样有机排列着,喻示着它们都是地球的成员,而不仅仅是我们在动物园所看到的观赏对象,我们与地球动物、植物还有微生物,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仅如此,在巴掌大的面积中,呈现了不同的地貌,有冰川、草地、森林,特别有活力、有生机。封面的左上角还有一行字,即“地震!极光!火山!龙卷风!”,揭示了本书重点章节所要揭示的内容。在色调的选择上,封面并不是单纯的冷色调,而是冷暖色彩相映成趣,让读者顿生对地球的亲切感,尤其是封面右上角以漫画的手法,“显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角色”与“地位”。

地球,是我们既熟悉也陌生的词语。什么是地球,如果不使用科学术语,我们完全可以将脚下的土地、眼中的山水作为地球的全部,但是地球仅仅是风景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可思议的地球》立意独特,旨在突出“不可思议”,的确对于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并不关心地球的情绪冷暖,只有发生自然灾害时,才会反思“人定胜天”的荒谬,从绚丽的极光、神奇的闪光到猛烈的龙卷风、爆发的火山,我们多么想拥有超人的力量,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走进我们的生存空间。

尽管媒体宣传,反复强调“我们有且只有一个地球”,但是我们对于地球不仅了解得少,而且也不尊重它、理解它。从壮丽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从绚丽的极光、神奇的闪电到席卷一切的龙卷风,从沉睡的火山、极具破坏性的地震到见证历史的化石,全面改造了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得到的地球印象。在应试教育中,我们了解的地球只是肤浅的、冷冰冰的概念,但是地球与我们的关系如何紧密,为何我们不去了解它、尊重它、理解它呢?想必是我们的学习缺乏一本合适的教科书,而《不可思议的地球》却能让我们深化对“有且只有一个地球”的理解,通过对它的阅读,我们掌握的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概念、命题,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让我们伸出双手去呵护共同的“人类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