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仔趣事多。
趣事一:试卷⋯⋯咧了(撕了)⋯⋯打俺
闺女的单元测试得了满分,拿着试卷找我签名时,我很高兴,边签名边表扬闺女。在客厅玩耍的儿子听到我表扬他姐姐,小跑着过来了,嘴里喊着:“我探探(看看),我探探(看看)⋯⋯”“看看吧!你看姐姐考了一百分!”我把试卷拿到他面前,指着100分让他看。他好奇地看了大约三秒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这小子抢过试卷,没等你我和闺女反应过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试卷撕成了两半。闺女愣了,然后气得尖叫,趴到床上掉眼泪。为了平复闺女的怒火,我打了这个闯祸家伙的屁股三巴掌,用力不大也不算小。或许儿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也或许是被打疼了,这小子原地愣了几秒钟后,跑到椅子边大哭起来,眼泪哗哗的,声音大大的。他爹闻声赶来,他见到救星般扑入爸爸怀里,哭声更大了。他爹哄了好大一会儿才停下来。好小子,自己做错了事,还得别人哄着,本事不小啊!这时,我过去问他:“仔仔,刚才你为什么哭啊?”,他眨巴眨巴眼睛,用标准的土话一本正经地说:“试卷⋯⋯咧了(撕了)⋯⋯打俺。”那呆萌样差点把我们笑喷了。我和闺女把试卷重新粘好,这小子又凑过来了,他姐姐把试卷往他面前一放,学着他的腔调说:“给,再咧了吧!”只见这小子小手一摆:“不咧了!打俺!”臭小子!打一次就记住了,看来挨打不委屈了!
趣事二:有事⋯⋯快走⋯⋯姐姐屋
现在都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至两周岁,所以儿子已经二十个月了,依然还在吃母乳。平时,只要我在家,这小子随时随地的要吃奶,那副急不可待的小样,让人又气又喜。一日,一位嫂子带孩子来家里玩,我和嫂子面对面坐着聊天,仔仔在一旁和小哥哥玩。刚开始玩得很专心也很开心。过了大约半个小时,这小子便坐不住了,跑到我面前拉拉我的手,玩玩我的头发,再跑去和小哥哥玩会儿,玩不了几分钟就又回来了,往返几次。我知道这小子是上来奶瘾了!我装作不明白,看看他到底怎么办?会不会像当着自家人那样肆意妄为?他在我身上磨蹭了一大会儿,居然没有像平时那样又掀衣服又哼哼的,而是趴在我耳朵边,小声说:“妈妈⋯⋯妈妈,有事!有事!⋯⋯快走!姐姐屋。”坐在对面的嫂子也弄明白他的意思了,故意逗他:“仔仔,有事?什么事啊?”这小子满脸害羞的表情,一句话也不说,拖着我就走,去他姐姐卧室吃奶。好小子,进步了,知道害羞了!
趣事三:不可能的!
爷爷奶奶带仔仔在公园玩,路遇熟人送给他一支糖葫芦。这小子光拿着玩也不吃,他奶奶指着前面一个小朋友小声说:“快吃了吧!那个小朋友要来抢了啊!”只见这小子斜了那个小朋友一眼(人家隔着有五六米远呢!啥事也不知道。),身子一扭,严厉的大声说:“不可能的!”那眼神那动作那语气,用他奶奶的话说是“牛哄哄的”。
趣事四:强大的好奇心
近期,儿子好奇心大涨。
只要听到敲门声或钥匙开锁的声音,无论他在客厅还是卧室,无论正在干什么,他总是第一时间跑到门口,瞪着呆萌的大眼睛,好奇地问:“谁?⋯⋯是谁?”直到看到人进来才停止发问。
春节假期,一家人全都陪他。假期结束,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这小子一下子不适应了。只要看到家人开始穿外套,他就跑过去,抱着大人的腿,用焦急的语气问:“爸爸,向(上)哪?”“妈妈,向(上)哪?”“姐姐,向(上)哪?”那份恐慌与不舍,真让人心疼。
孩他爹正在接电话,仔仔跑过去要抱抱。他爹便边接电话边抱起了儿子。只见这小子不哭也不闹,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的听他爹打电话。他爹电话一结束,这小子发问了:“爸爸⋯⋯刚才⋯⋯谁?”他爹乐了:“你小子挂牵事不少啊!”嘿嘿!我家有小管家了。
他爹有事下楼去了,仔仔问了好几遍:“爸爸呢?爸爸呢?”“爸爸有事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过了一会儿,他爹回来了,他连忙迎上去问:“爸爸⋯⋯刚才⋯⋯上哪来?⋯⋯上谁的家?”好小子,调查的很详细嘛!
趣事五:气(屁)
一天,我陪仔仔在床上玩,正玩着,“嘣”的一声,这小子放了一个大大的响屁,还没等着我笑,这小子居然咯咯的笑出了声。我若无其事的问他:“仔仔,笑什么?”他羞答答的说:“气。”“什么?”他用小手指指屁股:“放气(屁)了,臭!”说的也对哈,屁本来就是一股气嘛!哈哈—
趣事六:还(再)见
每次我们临出门,都和仔仔说“摆摆”,这小子很快就学会了。每次都把小手举过头顶和我们“摆摆”,再附加飞吻一个。我们也总是同样的话和动作回应他。一天又“摆摆”时,我以“再见!”回应了他,显然他没弄明白是啥意思。几次之后,我又说“再见”时,这小子挥着小手,嘴里“嗯嗯”了几声后,一下子冒出了两个字:“含(还)见!”臭小子,说的很对啊!理解的很到位,再见不就是含(还)见嘛!更通俗易懂!
趣事七:⋯⋯
萌仔趣事多又多,容我细细跟您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