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学习心得:
“学而篇”第七章,讲伦常的道理。伦常的“伦”就是五伦关系,“常”是不变的意思。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伦关系是每个人自生以来就要面对的。古时候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还是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如此。它并不以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称为常。如中庸中讲,“天下之达道者五,所以行之者三”。天下人所共由的通达大道的道路有五个,这五个就是五伦常。行好五伦常,铸就成圣路。此也是,中庸中孔老夫子讲的,“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并且孔老夫子已经为圣人,还说自己这个五伦关系没有一个能做好。可见修好五伦常的重要性。所以,学儒修道并不是在于学问钻研,素隐行怪,而在于每个当下,每件事情,每个人的人际相处中体现。
第一句,贤贤易色,讲的是夫妇关系。“贤贤”第一个“贤”是动词,以什么为贤,以什么为重。第二个“贤”是名词,贤德。“贤贤”就是以贤德为重。“易”当轻字讲,“色”是美色。轻美色。作为君子,对待嫁娶、择偶要重德不重色。同时自身要以追求高尚的品德为尊,而不是沉溺女色、男女之事。夫义妇顺,在丈夫的引领下,夫妻同心,坚守孝悌忠信,建设家道,教育子女。这是正人伦之始。
夫妇关系,是五伦的核心,人伦的开始,至关重要。《易经》中讲,“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这就是讲天地生万物,万物分阴阳,阴阳成男女,男女成为夫妇,然后有父子、君臣、兄弟、上下等关系。在一个家,如果夫妻和睦,夫妻同心,方向正确,身心安宁,那么就能向上安抚老人,向下教育子女,一家和乐。如《易经》家人卦中讲:“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此乃,贤贤易色所以揭示的夫妇之道。核心在于一家之主,能真正在其位,负其责,修其身,德为先。那么自然,夫妇各在其位,合天地阴阳之规律,远离邪妄灾祸,通达幸福安康。
第二句,“事父母,能竭其力”,这是讲父子之间的关系,父子之伦。所谓父慈子孝,父母对孩子要慈爱引领,导其正路。儿女对父母要尽孝,孝其身,孝其心,孝其志。让父母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远离烦恼迷茫,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此,不遗余力,尽心尽力。无论身处何方,事务轻烦,皆要心中常忆念牵挂父母,嘘寒问暖,体贴关怀。
第三句,“事君,能致其身”,这是讲君臣之间的关系。君,从狭义上讲,一国之君,总统、主席,国家领导人;广义上讲,一切团体的领导。“事君”要“致其身”,“致”奉献的意思,当委字讲,委身,把自己的身体奉献出来,交托出来,能先公后私,能忘我工作,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的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团体尽忠,这就是“事君能致其身”。
第四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是朋友之伦。与朋友交往,要讲信用。所谓朋诚友信。朋友之间,不以权相交,以色相交,以利相交而是以道义相交。把利益放在后面,把情感与道义放在前面。尽可能地多为他人考虑,而不只顾自己的索取。若只顾自己的利益得失、成就荣耀,而贪功揽名、言而无信、过河拆桥,那久而久之,则无朋友矣。
子夏这句话讲了以上四伦,第五伦是兄弟、长幼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包含其中。因此五伦背后都是修出一颗仁爱孝悌忠信之心、一颗智仁勇之心。这便是“天下之达道者五,所以行之者三”的三,即智仁勇。五伦完全践行出来,就是一颗本自具足的智仁勇之心彻底的彰显。
最后一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通过以五伦为修炼道场,把人伦尽到,“敦伦尽分”,尽好自己的本分,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些都做好了。那么“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那么就算你没有学任何学问,我也说你一定有学问,一定学了。为什么,朱熹朱夫子讲的好,“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整个世界的学问,无外乎与自己的关系(生命本身的学问)、与他人的关系(五伦关系)、与世界的关系(自然万物、宇宙规律)。而人不能离开群体,必定在五伦关系中,而五伦的背后是修身,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领悟。因此,自然世间一切学问都不可能离开五伦关系。所以没有伦外之学。五伦是为学之本。而为学的关键是最终能否做到。若已经做到了,自然就是已学到了。而若虽然学了,懂了一堆圣贤的道理,五伦中一伦都没有做好。那还是未学。
妙行2020.9.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