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上强大的自信与安全感,你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
大学刚毕业时去了一家电建公司,入职前有一个月的军训,在天津郊区的一所军训学校。
时值七月,下了火车没敢耽误,按照手机导航坐上了公交车,下了车又向别人打听才看到学校楼顶“圣德军训基地”几个大字。
宿舍一共住四个人,分属不同部门。其中有一个天津本地人,长得白白胖胖,个子很高,喜欢拿一个PS4玩游戏。他自我介绍说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跟着“老板”做项目,每个项目都能拿万把块钱。我们问他,那为什么不去计算机公司上班。他说,毕业后这段时间一直当玩来着,自己做一些项目,家里看不过去非让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没办法就先来这里试试。他给我们分析开滴滴总结的经验,分成、补贴与跑车时长的关系,多长的距离该跑,一天跑多长时间能利益最大化。他自信满满的分析让我想起新闻报道里那些获奖的天才少年。
宿舍里不能充电,规定的手机充电时间是午饭后整理内务时间,在单独一个宿舍里拉了六七个插座。因为人多,每次吃完饭集合,教官刚喊完解散一群人跟赛跑似的冲去抢插座。
有天晚上,他突然跟我们三个说,咱们要不把插排接电灯线上吧。我们三个同时发出一声“卧槽!”倒不是因为技术有多难,而是担心自己的体格经不起教官折腾,弄不好被查出来连工作也没了。他笑呵呵地说哪有那么严重,再说这个卸下来也快,查寝的时候一拽就行了。
我们三个不再反对,于是一个人去望风,另一个把灯关了,我打开手机手电筒照明。他爬到上铺,掏出打火机把靠近灯的一段电线燎一下,然后把插排线分开绕上去,简单用胶布粘好。接完了线,他从上铺跳下来打了个手势,关灯的舍友打开开关,插排上的指示灯也亮起来。他很轻松的坐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从包里拿出外星人笔记本打起了游戏。
说真的,他那晚打游戏有多嗨我就有多紧张,心里想着教官千万不要吹集合哨更不要突击查寝。说实话那几天不定时集合哨已经成功让所有人都开始幻听,不时会有人从厕所顶着满头的泡沫跑出来问,是不是吹哨了?他倒是无所谓的做着自己的任务,还时不时指挥队友该怎么走位。
我想他们这些人并非喜欢无视规则的人,只是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打破规则的后果,他们随便找找的工作也许是你在人事经理面前曲意逢迎拿出一堆奖状和证书才换来的,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经历你苦求而不得的机会,在你不知不觉时已经再也赶不上他们的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