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诗作,贾雨村在书中是有诗作的,而且不只一首。
贾雨村在甄家相中娇杏后也顺便替娇杏相中了自己,从此便觉得有了风尘闺秀,中秋节那天对月抒怀,作了一首五律:
未卜三生愿,平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然后又吟出一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时候恰恰甄士隐走了过来,听见后感叹“雨村兄抱负不浅”,于是邀贾雨村一起饮酒赏月,贾雨村毫不推辞就去了。两人喝酒喝到一半时,贾雨村又诗兴大发,作了首七绝: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贾雨村之才是经世致用之才,并不是吟诗作赋的歪才,后文中也从未提及过贾雨村作诗,可偏偏在此刻连续输出,我们且称之为“雨村三连”。先不说其艺术水准,只说它所产生的影响,“雨村三连”恰好都被甄士隐听到了,甄士隐听后像被三发子弹击中,立刻向贾雨村道贺,说你飞腾之兆已现,不过几天就能青云直上了。
贾雨村接口说,不是我吹,若论考试,我妥妥学霸一枚,但可惜我没钱上京。甄士隐不等贾雨村说完就让仆人拿了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送给贾雨村。五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可以参考后文刘姥姥的话。可以说,这时的贾雨村获得了甄士隐的天使轮投资,拿到了创业启动资金。
所以说“雨村三连”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获取了甄士隐的赏识,从而获取了甄士隐的钱财。换个角度说,“雨村三连”就是贾雨村为甄士隐量身定制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钱财。
因为都是读书人,都讲求礼义廉耻,贾雨村再穷也不能开口向甄士隐要钱,因为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而甄士隐不管如何想周济他也不能明说,因为他穷且益坚不能唐突。贾雨村只能用这样的方法,极力彰显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从而顺理成章地接受甄士隐的馈赠,这样才既得好处又不失读书人的身份。
所以“雨村三连”不是一张口就随意吟成,而是贾雨村精心设计的杰作。先说第一首五律,从字面上看写的是求而不得的爱情,古诗中很多以爱情作隐喻的诗,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通过写新媳妇明早要拜公婆的忐忑心情来表达自己作为一名举子,在面临考试时的不安和期待。他将这种不安和期待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写到诗里,呈给上级张水部,也就是张藉。
张藉很够意思,给他回了一首《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我们古人就是这么委婉,很擅长将难以说出口或不能说出口的话用各种方式说出来。
贾雨村亦是如此,为了达到那个不可说的目的费尽心力,看似不经意的随口一吟,其中暗藏着多少心机。这首五律的前四句表达的是他不得志的苦闷心情,颈联“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已是在暗示甄士隐了,俦,指伴侣,月下俦,就是月老牵线成就婚姻,全句的意思是,我有才华不得施展,只是因为缺少月老牵线,没有机会,再说白点就是没钱。
尾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若有朝一日科举及第定到玉人楼上求娶美人,展示其远大志向,并表示他知恩图报,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这还不够,贾雨村又加上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将自己比作“玉”“钗”,强调自己明珠蒙尘,无人赏识。
于是终于赢得甄士隐一句“抱负不浅”。
是的,此刻的贾雨村除了“抱负”还有什么呢?正是这一无所有的抱负打动了甄士隐,令他在这个落魄书生身上一掷五十两白银,给他铺下踏入功名之门的台阶。
这就是“奸雄”本色,哪怕自己一无所有,也不认命,总要搏上一把,大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之势。
及至二人喝到半醉,贾雨村继续输出,这首七绝更非同寻常,首句“时逢三五便团圆”,脂砚斋批道“是将发之机”,第二句“满把晴光护玉栏”脂砚斋批道“奸雄心事不觉露出”,这是脂批中第一次用“奸雄”二字。
我想贾雨村在吟这句诗的时候,一定满心满眼都是月光,虽然身处甄士隐的小院,却觉得自己已在金銮殿上,全世界人都在注视着他,他就是那金灿灿、光耀耀的月亮。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已不仅仅是“抱负”了,可谓野心昭昭,看来雨村兄不仅会替娇杏在心中取中自己,还会替天下人在心中取中自己。贾雨村这个超级自恋的野心家,此刻蹭着甄家的螃蟹喝着甄家的酒,暗戳戳地把甄家踩在脚下,敲开了自己“重整基业”的大门。
脂批是主观的,贾雨村的诗作是客观的,两者共同交织,可以明确看出贾雨村的野心,肯定其“奸雄”身份,以贾雨村为基准点,可以解读书中与他有相似特性的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