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初看这句话,我有点懂,但好像也没有那么懂明白。
最近又在翻看许又新老师的《心理治疗基础》,一章中讲到讨喜的孩子越容易得到养育人的关注与爱,难养型的孩子,本该得到养育人的更多关注与爱,但往往更容易养育不良。
我马上想到了:爱流向不缺爱的人,钱流向不缺钱的人。
这不就是人性底色吗?
想想你喜欢什么的孩子?当然是可爱、好养,能吃能睡,如果还能卖萌可爱,那真让人爱不释手吧。
如果是那种怎么喂,也喂不好,又爱哭爱闹的孩子,会怎么样?
我想到自己,很小就听大姐说,从小的我爱哭,嗓门又大,身上生疮,被母亲拎起脚就往家门前的沟渠里扔。
再长大,记忆里就是隔壁邻居二大爷经常说,一听到我的哭声,他就头大。
等到小学,不爱干活的我,经常被大哥欺负,而懒惰的我也不敢示弱,打不过就哭,要么就跑。
反正我就不是大人眼中那种讨人喜欢的孩子,懂事、帮大人干活、吃苦耐劳。相反的是我又懒又馋,一闲下来就喜欢看电视,或者躲起来,看小说、故事会等闲书。
一边与传统好孩子形象斗争,一边活在自己不断幻想的世界里,期望将来的自己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一路下来的成长轨迹,肯定是不平静的。走的弯路,撞的南墙,在自己看来是越挫越勇。
再读《钝感力》,体会到自己内在最核心的优点就是钝感的坚持力,无论他人笑我如何,我自己内心那种坚持的定力一直都在。可能我不聪明,不理性,不要紧,我就日复一日的坚持。
高兴的是铁树也有开花时,经过岁月的沉淀捶打,我终于也开窍了。
眼前的迷雾消失,世界一下子清晰起来。气息在体内流动起来,以前体内的蛮荒之力,仿佛演化成智慧的真气,把督二通脉全部开始打通。
我体会到了灵活有力,主动求变,开始察言观色落入人间烟气。
我看见老公体内那个小男孩的拧巴,女儿体内汹涌澎湃的情绪。
我跟老公说,当我这个小女孩长大成熟了,你潜意识内那个小男孩就浮现出来了,跟闺女动不动就火炽炽的,较个劲。那个小男孩不知道什么固着了,我能做的就是接纳,做好自己。
闺女情绪一大,我就微笑点头,以平静的姿态暗示闺女不要那么激动。
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样子。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
老师问,如果你取得了某种成就,你会认为是因为自己厉害呢?还是因为运气好?
要是以前,我肯定毫不犹豫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自己厉害。
如今再回头看,一半是自己的努力,一半是运气吧。
比如参加两次高考,踩在了国家大学扩招的节点上,我才有机会考进大学。
比如工作,大学毕业碰上国家改革,可以自主选择职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
比如婚恋,一个电话错打给老公,这完全是命运的安排,潜意识的指引。
比如创业,更是一波三折,在时运的沉浮中,凭着一口气活着。
尽人事,听天命,五十知天命。
尽管四十的时候,还是混沌之中,十年折腾,我的成长终于在快五十的年龄踩上了节点。
好饭不怕晚,正是好时候。每天出门,感觉白云、小鸟、花儿都朝我微笑,浮山更是娇饶多姿,越来越俊美秀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