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繁华,自去探寻真趣味。
各人喜好,何必在意多读书。
前两天是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这是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和真正不喜欢读书的人都不会在意的日子。那么谁会在意这个日子呢?不重要,反正都已经过去了。几年前我也写过应景之作《我与读书》,写得相当好。全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回忆自己读书历程,其次抨击当代读风不浓,最后发出呼告倡议多读。尤其文末以一副对联结尾: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洋洋洒洒数千文字好不痛快。但是现在,我的思想却变化了。我不想再劝人读书,我觉得生活幸福开心快乐也不一定要读书。
在这里我先界定一下这个读书的概念。比如对联中所说“天下第一等(这个等用的妙)好事还是读书”,还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其中的读书均指识字习文求取功名,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上学招考。按照古代士农工商等级排列以及选材取士方式方法,当然读书是第一等的。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读书,包括世界读书日里的这个读书,一定不是年轻一代上学招考求取功名之意,而是社会层面上或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的消遣,或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途径,或积累谈资人前卖弄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不读书也没啥不好。世间有无限繁华,人们也多种趣味,辛苦工作劳累疲乏,偶有闲暇何必读书,怎么快活就怎么来吧!
所以,别老拿读书去教育人(学生除外),你读书有读书之乐,别人不读书有不读书之乐,此乐与彼乐,有高下之别乎?别觉得读书了就比别人高尚许多,都一样。没事的时候看个小姐姐跳舞不香吗?看看华美服饰不舒服吗?小猫小狗萌宠画面也很治愈呀,相声小品搞笑视频也是享受啊!兴趣爱好都是调剂生活,你读书,我钓鱼,他下棋,都很不错。何必你非让我读书,我非让他钓鱼,他非让你下棋,弄得都很不顺意而心生痛苦呢?若是认为只有读书为雅,那境界就太低了。孔子和弟子们讨论志向时,没有肯定子路冉求的从政,也没有肯定公西华的礼乐,反而肯定的曾皙的春游,说明圣人也不是认为只有读书是高雅之事啊!
说完这些,其实我的内心是痛苦的,我知道我是在强行说服自己。在一个没有读书土壤的国家,任何想种出读书大树的做法都是徒劳的。尤其我们的教育,只盯眼前功利,不做长远谋划,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孩子讨厌读书。这些孩子长大了,走向社会,第一件事就是向读书说永别。我只能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