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风尘仆仆来到培训地时,思政部的宣传专责徐工就笑着跟我说:“听说你上个星期就跑来学了,那你挺积极的嘛。”我开玩笑地回答道:“我有些迫不及待了呀。”
为了不错过那次培训,我尽量提前完成了本职工作,还在手机上的“待办事项”里设了响铃提醒。我之所以如此重视,一方面是想聆听徐工多年写作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我想通过培训去发现自己的诸多不足,以待日后改进。
果然,徐工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写作方面的重点与要点,例如,好文章所具备的条件;新闻写作的特点;记叙文与消息的区别;会议报道方面的注意事项;如何进行新闻采访等。
我边听边认真做好笔记,其间还积极配合徐工的“突袭式提问”,我越听越觉得自己的写作修养还有待提高,我很快发现自己在某些文种方面的写作水平与技巧有欠缺,日后还得苦下功夫弥补。
徐工讲得越兴奋,我听得越津津有味。徐工的文学修养比较深厚,他总能把一个枯燥且深奥的理论知识用古今故事去阐述,让大家通俗易懂。我听了他讲的精彩故事后都回味无穷,从中我既懂得了写作技巧,还明白了以后在写作时该如何去运用自如。
在接下来的相互交流与提问环节,我迫不及待地提了几个问题,并都得到了徐工的耐心解答。
培训就在大家的回味中结束了,我期待着下次的学习机会。通过培训,我获益颇多,这种精神食粮让我得慢慢去“消化”,在“消化”过程中,我希望转化为“营养”去肥沃自己那片写作小天地,但愿那片小天地能够日渐遍地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