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87/108

《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87/108

作者: 精简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22:29 被阅读0次

    《中国文学史》

    钱穆讲授 叶龙记录整理

    52个笔记

    >> 由宋词而变成元曲后,曲是成为社会化平民化的了。再由曲而演变成明代的传奇,就有了唱昆曲。

    >> 昆曲是可以在客厅里表现,养在家中的有家伎,且有一大班人,由主人自己填好词与歌,其本人就是导演兼编剧,正如莎士比亚在伦敦演戏一般。

    >> 清人入关后,昆曲衰落了,进而演变成京剧。

    >> 由上面一条大道看,是诗、乐、舞互相配合,其中以诗较差。

    >> 今日内地提倡中医、京剧、各种地方戏、武技等,能从多方面来提倡、来培养,这才好。

    >> 可见民间文学的演进是由词到曲,再由曲演进到传奇,然后再演变为剧。

    >> 谈到元曲,首先当提到关汉卿,他是元代的著名杂剧作家。

    >> 史载,他共创作杂剧六十余种,但现存的仅十八种,包括社会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种,比较出名的有《窦娥冤》《蝴蝶梦》《望江亭》及《拜月亭》等多出。

    >> 国人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中评价道:“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关汉卿把一个苦命的弱女子演得栩栩如生,把情节造得波涛起伏,动人心弦,十分难得。

    >> 与关汉卿差不多同时的王实甫创作了出名的《西厢记》。

    >> 唐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由董解元改编成《西厢记诸宫调》,进而再由王实甫在后者的基础上作出若干修改,而成为描写人物形象生动的《西厢记》,成为反对旧式婚姻而开创恋爱自由的新风气。

    >> 《西厢记》

    >> 故被称为元代戏曲中的代表作之一,被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誉为元剧压卷之作

    >> 元曲中尚有“南曲戏文”一派,其发祥地在浙江永嘉,故又称“永嘉杂剧”。此剧种以歌舞滑稽为主,将唱、念、做、舞四者融合为一体。高则诚根据《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出《琵琶记》,成为今日南戏之祖。

    >> 《琵琶记》

    >> 人说南戏发展到此一时期,已是顶峰。

    >> 到了元朝末年,有人把《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及《刘知远白兔记》合称为“四大南戏”。

    >> 金元时期还有一种散曲,是一种乐曲的曲词,是继诗、词以后衍生出来的新诗体,成为元代一种独有的诗体,足以与唐宋的诗、词分庭抗礼。此种似诗体的散曲,可分为“小令”与“散套”两种

    >> 其分别只在于前者用单一曲子组成,后者则用数支曲子组成;至于词的典雅或奔放,则悉随尊便。

    >> 后期散曲作家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春晚次韵》

    >> 这些散曲,写景状物,词都是清丽可喜、雅俗共赏的。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 中国的文体是由诗到词,再由词到曲,由曲到传奇、戏剧,如此演变下去。

    >> 神话、故事则是任何地方都有的产物,中国古代已有,但早前未形成文学而已。

    >> 中国古代有故事、神话、小说和笔记,但这些都并非文学,严格来说,可以进入文学史的小说,要自唐代开始,且以《太平广记》为代表。

    >> 携带其平日的作品成绩,给前辈进士出身的中央名学者观看,称为“温卷”

    >> (一)唐代是科举社会,人人要去京城考进士。

    >> 宋代从用白话韵文演变成平话,接着又有了章回小说。

    >> 大体来说,宋词继承唐诗而来,元曲又继承宋词而来,接着又由元曲演变为戏剧,如有明代的昆曲,到了清代,又有京剧崛起,于是在中国文学史中,这小说与戏剧便占了一席地位。虽然京剧这个戏曲,也是一代接续一代而成。

    >> 我们要学习文章,当然创造较模仿为难,模仿是容易得多,我们在创造前,也不妨先有模仿。因为创造是要有客观的条件才能形成的。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 明代主张复古派的有会所的组织,当时有王世贞明廷大臣等参加。王是主张庙堂派的,文章重雕琢粉饰。

    >> 同时期还有归有光昆山人,文章是学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与曾巩,又上学《史记》,特别对《史记》中家常儿女琐事和外戚列传等相当喜好,主张文章出于自然。

    >> 学术之伟大在于有自由,且能得到后世的公正评论。谁也不能勉强。

    >> 在明代归有光以后,到清代时,古文崇尚唐宋八大家的出了姚鼐,姚的老师刘大櫆,刘的老师方苞,他们三代人都学归有光,均为安徽桐城人。

    >> 清代出了几位知名学者,他们也学魏晋而不学唐宋

    >> 姚鼐文章学《史记》,曾国藩则学《汉书》,后来称为“湘乡派”,实源自“桐城派”。

    >> 另一反对桐城派、讲汉魏的考据派,传至末年,出章太炎,因章师俞樾曲园是汉学家,故章太炎的文章是带有选体味道的。

    >> 学《文选》的就穿插了先秦诸子。当时学《文选》和诸子文章的有汪中和龚自珍,章太炎亦然。

    >> 桐城姚鼐惜抱编纂了《古文辞类纂》,此书主要应先看其序。全书将文章分十三类,如下:

    >> (一)论著;(二)序跋;(三)奏议;(四)书说;(五)传状;(六)碑志;(七)赠序;(八)杂记;(九)哀祭;(十)辞赋;(十一)箴铭;(十二)颂赞;(十三)诏令。

    >> 清代人写日记是每天记的,伟大的事迹是在日常人生中,均能放入文学中。

    >> 桐城派古文的流弊是变成了应酬文

    >> 到曾国藩出,要让文学再回到经、史、子中,他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此书与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不同性格风调。

    >> “白话无施不可,惟不宜抒情耳!”

    >> 文章有体有用,今日可用白话文描写的文体太少了,只有小说、戏剧、书信、新闻稿及论文等类而已。

    >> 四部,即《离骚》《史记》《左传》及《庄子》,合称“左、庄、屈、马”,这四部中有传,有子,有辞和史,只有《楚辞》是纯文学,但中国人有时均把上述四部书当成文学看。所谓“文以载道”,《庄子》这书是讲道,《史记》《左传》是记事,但亦可说是道,因各有各的说法,都可说是在说其道,

    >> 到了清代,够得上称为第一流作品的便是《红楼梦》。《红楼梦》与《水浒传》有其不同之点:《水浒传》是粗线条作风,是活的文学,即是由绘声绘色的演说笔记整理而成。

    >> 《水浒传》是针对社会活生生的描写;《红楼梦》虽然亦可说描写得活龙活现,但不易用演讲加演唱来表达,因《红楼梦》这本书中多的是诗词歌赋,故无法演讲加演唱。

    >> 王国维也能填词,著有《人间词话》,他由先了解词进而来说曲,是一位内行人。

    >> 吴梅也善于唱讲词曲

      第三十一篇 结论

    >> 中国至今尚无一本好的文学史。中国有别的史,有通史、文化史、经济史及社会史等,可以说,都尚未有好的教本。

      跋

    >> 要有明体适用的学识,在著述上,要有“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的具体表现。

    >> 钱先生无论是文学、历史、哲学、经济、艺术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是甚有其卓识,且是造诣高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读书笔记87/1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fe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