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都是在不熟悉的领域接受教训。
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倒不一定是完全没有概念,一知半解是常见的状态。一知半解之中,不是畏手畏脚就是无知者无畏心存侥幸。
畏手畏脚成不了事,这是所有做事的人都明白的。可是,哪里是无畏的边界?这可能还真是一个概率和运气的问题。同样的行为,有的人无论做得多么过火(当然是一定范围内)都能做到相安无事全身而退,有的人则是思前想后想琢磨半天不敢涉足,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刚一行动却就被逮个正着。
记得刚工作那会火车票,尤其是卧铺票紧张,因为当时没有实名制,于是涌现出了大量的票贩子,很多人利用自己与票房的资源,或者起早贪黑的勤奋的确赚了不少。他们可以长期以此为业而不受干扰。然而,如果某人正巧买多了票又不愿意在站里正规退票窗口排长队,或者一念之差想学别人在站前“赚两文”,往往还没出手可能就被活捉,被以票贩子处理了。
后来有个说法为这种现象做了背书,叫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尽管如此,同样的事情依然频频发生,屡见不鲜。难以让人引以为戒。毕竟,有太多的诱惑或者无奈不得不“铤而走险”。想的是,只要挺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有了起色就收手。
任何生意都回避不了税务问题,这是所有做企业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不过,在那个所有规则都有待完善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企业主都有意无意会在避税上做点文章。自然我们也不例外。可能与很多人不一样,我们对税务法规政策的了解比一知半解似乎要多一点。正因如此我们还是比较谨慎,专门请了一位有相当经验的老工业会计做我们的兼职会计师,指导年轻的会计处理日常账务。
只是,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有“两本账”,我们为了能够尽快成长也不得不采取同样的办法—没有开票的销售不入公账。这样就能节约一点税款用于价格竞争。
这个情况在没有增加销售内勤这个环节之前就一直存在。除了公账之外还有一个内部账本记录这些不入公账的货物和资金的进进出出。当时可以说十分谨慎,账本都带回家。
在增加了销售开票环节后,事情变得复杂了,不止有财务两本账,销售这边也有一个账本记录了实际的销量,以及不可能带回家的销货单。销货单里就有大量的没有入公账的销售。
这是加强管理带来的副作用,只要一天没有实现双账合一,这隐患就将继续存在……
早安,元月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