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
我觉察到一个事情,我经常把事情拖到最后做,就比如今天的简书,其实可以写的更早一点,上午爬山时就合计休息的时候用手机写出来,想了未行动。刚才到家时也想先写出来,还是选择了一边听书一边做晚饭,想了未动。一切都安排完之后来到小书房好像还不到11点,翻手机看了几次时间,都没有立即行动。
为什么我想到,却没有马上行动呢?
1、我没有形成想到立即做,或立即安排行动时间的习惯;
——想到的要随手写在记事本上,能规划时间的立即规划
2、做事没有固定的思维习惯和流程;——决策和总结
我要做一件什么事?
——每天日更,和自己聊聊天,把脑子里的念头拎出来看看,及时梳理和升级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一定要做吗?对我有什么好处?——我需要让自己有一件可持续的事情坚持下去;我想更清晰的认识到我自己,我想在混沌里理出清晰的自己。是的一定做。好处:坚持—能让我回头看到自己来时的影子,聊着聊着也许能慢慢把我自己理顺聊通。
我要怎么做?|
每天自己和自己聊,写下那些念头和思考
我要什么时间做?在哪儿做?
早上或晚上,或者随时有什么触发想法时
在家或任何地方我自己做还是选择和其他人一起做?我需要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做?我怎么找到这样的人?
自己做
好像可以尝试凡事多用5W2H作为思考工具
3、潜意识里相信我自己可以完成;
这份相信很好,是不是可以提前点,让自己的掌控感更强呢?—可以,方法见2
4、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没有相关时间模块的具体规划,注意力被转移,时间浪费;
理不清或未规划出目标时,从随手可做和想做的小事里练习梳理目标。
我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
觉察和梳理自己,让情绪和思想有个出口,想找到自己的价值点,挖掘出自己的可开发优势,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关于团建爬山
我想往上爬,但大部分人选择下山,只能选择从众,但不是很开心,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有波动的。下山时大脑里有很多声音
为什么我不开心呢?
思考1:因为这件事我觉得这件事我自己做费劲,我自己来一次费劲,能来的时间有限,能一起来爬山的人也不一定好约,归根结底我太依赖于集体来达成我的目标,但是集体就是集体,就会有不同意见,但团队的核心和和而乐,所以集体活动开心就好。
思考2:我想做一件事,就要自己去想办法和创造,不能依赖于他人。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任何事情只有真心想做,就一定可以。
思考3:在团队里首先要考虑到他人,而不是自己的小目标,集体活动是让小我看家,站在台阶上看自己。
思考4:一切安排都有缘由,下山时发现我的右脚不太舒服,或许真的继续爬我未必吃的消,所以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另外下个月去小牛姐姐说的那个中医那去看看我的脚,我感觉还是有点像筋脉问题似的。
人总是在事件和情绪里照镜子,看到另一面的自己,人也都在觉察和反思里成长自己。
关于朋友圈
我的朋友圈工作为主,生活很少,其实是我甚少有生活,我觉得自己像个赚钱和工作的工具,却又未全力以赴,仿佛总是更希望他人能满意,所以累。
朋友圈定位思考:
我的受众群体想看到什么?——个人成长—共鸣;孩子问题——痛点;美好的;可以解决问题的
这个需要好哈想一下,先写到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