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钱穆珍稀讲义,感受大学者的为人处世,感受书中所传递的精神

读钱穆珍稀讲义,感受大学者的为人处世,感受书中所传递的精神

作者: 弥小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3-19 14:33 被阅读0次

文|弥小木

学习有方法吗?当然有。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方法。历史怎么学?文学史怎么学?这两门学科,有人会结合起来一起学,比如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说起曾经把历史与文学史放在一起阅读,如此就既能了解历史中的文学,也能了解文学中的历史,算是一举两得。历史与文学史的两者结合,离不开时空与地域。

提起时空与地域,国学大师钱穆也有一个相似的观点。在《中国文学史》里钱穆先生提到,要想聊文学,可以从纵向的时代性与横向的地域性两方面相结合,钱穆先生还提到“最高的文学就是最高的历史”。

读这本《中国文学史》,是令人感动的。

这本《中国文学史》,是由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弟子叶龙,根据当年听课时做的笔记,整理出的关于中国文学史的书。阅读这本书,犹如坐在课堂上,听钱穆先生讲授中国文学史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中,会被钱穆先生的博学所震撼,会被钱穆先生的赤子之心所感动,也会被钱穆先生言语中所传递出的精神所打动。

可贵的精神

知识的获取,难吗?并不难。在如今的时代,一搜索,大部分的知识获取都变得很容易。那么,难的是什么?或许难的是不同的书籍中,所传递出的精神。

中国文学史的书籍,市面上有不少。钱穆先生的这本《中国文学史》,能让人读出钱穆先生所传递出的精神。

这种精神,按照钱穆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或许就是“新亚精神”:没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讨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

无疑,钱穆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在物质上是贫乏的,但在精神上是丰盈的。自从学校开班之后,其中豁免学费的学生达到了八成。学生所缺的费用,是由钱穆先生及其他几位同伴,一起自掏腰包来补贴的。

钱穆先生生病了,心中所念及的也是读书的事情。友人去看望生病的钱穆先生,所看到的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躺在空教室的地上养病”的钱穆先生。读这段文字时,眼前浮现了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涌上心头的是心酸。

正如钱穆先生自己所说的“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做学问是终生的事业。“他对自己的事业是认真的。虽然是自掏腰包的教学,但钱穆先生在备课上也从未松懈。一堂课,准备20、30张教学卡片是常有的事情。课堂上讲述的内容自不用说,是让学生们享受其中的。

清贫的生活,没有消磨钱穆先生教学的热情,能让他享受其中,想来离不开心中对理想的追求。一切的苦难,在炽热的理想面前,似乎变得不再重要。

被女学生们称为“张妈妈”的张桂梅老师,全身心投入的教育事业,离不开她对理想的追求。在生命的最后10小时,仍坚持工作的林俊德院士,心中亦有坚守的理想。

钱穆先生说“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在每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迹背后,都有可贵的精神在传递。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更是读一种精神。

难得的大学者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里讲的一段话,放在任何一个时代,或许都不会过时“凡是大学者必具备两种能力:一是为自身的表现,二是要有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

在钱穆先生的眼里,朱子是具有上述两种能力的人。其实钱穆先生,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自身的表现、有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钱穆先生都是具备的。

自身的表现,是不用说的,看钱穆先生出的著作,知识层面已是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对学生尽心尽力,是令人敬佩的好老师。“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在《中国文学史》里,叶龙的序里对钱穆先生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知识渊博很多人可能都有,但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不是人人都具备。

这两天看了一位家长吐槽某培训机构的老师,很多老师在知识层面是专业的,但“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却不是每一位都有。纪录片《我的小学老师》里展现的那位老师,有“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自身的表现也是令人敬佩的。

在浮躁的环境下,一个人对自身的表现有要求,同时还能有好的、有效的教人方法,实在很难得。大学者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稀缺的,若有幸遇到,实在幸运。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感受大学者的风范。

写在结尾的话

知识的获取重要吗?挺重要的,但在这本《中国文学史》面前,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书中所传递出的精神更令人感动。

教育学博士王大伟,常常会与要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们,聊一个“学做中国人,再出国留学”的话题。

王大伟博士说,城里的孩子要补上十大教育的课程中,包括了“爱国教育、理想教育、奉献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挫折教育”。

王博士提的这些教育,其实并不局限于城里的孩子,是大多数孩子都需要关注的课程。这些课程,在钱穆先生的书籍中其实都有所展示。毕竟,阅读一本书,也是在阅读作者,阅读作者所处的时代,阅读书籍所传递出的精神。

翻开《中国文学史》,大人读完之后,细细体会之余还可以与孩子们聊一聊。

我是弥小木,和我一起读书吧遇见书,遇见人生的N种可能

相关文章

  • 2019-01-11

    钱穆珍稀讲义系列—中国通史 时长:一小时 篇幅:P81-114 P82 五四运动便是要提倡怀疑重估新价值,这是可怕...

  • 读《小狗钱钱》的感受

    最近因为计划要购车,才开始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梳理。也发现自己的理财认知的确不是很高。 因此找到了这本关于理财的...

  • 每天听本书116—民族与文化

    钱穆一生都在为中华传统文化奔走呼号,本书作为他在台湾讲学所整理出来的讲义讲辞,便是其中一例。钱穆认为,对于...

  • 周记11月28日

    《中国历史精神》周记, 中正组 朱峻锋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精神》有了新体验,看了很多师兄的周记也很有体验,书中...

  • 读书札记 (二十二)

    昨天下午继续读钱穆著《中国史学名著》,这本书实际是钱穆先生讲课的讲义,介绍了中国史学的具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众所周...

  • 传递感受

    参加了两天的课程,觉得得给老公说下,不然他都不知道我在干啥 等我磕磕巴巴,想到哪说到哪,给他做了一个界限感的练习,...

  • 《中国历史精神》有感

    今天,开始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精神》。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西无锡人。1912年任小学教师,...

  • 我所感受的科学及其精神

    说来有意思,我对科学的最初认识来自于阅读科学家传记。 高中读理科,数理化成绩都不算好,可能是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性...

  • 分享一本你最喜欢的书

    前段时间读过一本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感受颇深,被曾国藩的顽强精神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所折服,曾国藩出身平庸,资质也平...

  • 传递懂你的感受

    今天继续试手神秘女士报告解读 报告上来看,您本身是一位严谨细致,标准要求比较高的女士。您对周围的变化比较敏感,能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钱穆珍稀讲义,感受大学者的为人处世,感受书中所传递的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ky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