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说什么》35秋水之二

《庄子说什么》35秋水之二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03-23 02:36 被阅读0次

原文: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fú),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nìng)谄;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wū)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稊(tí)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以趣(qū)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kuài)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chī xiū)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故曰:‘盖(hé)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十行采集:

1.进一步说明认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论”,“意”不能“察”。

2.能体察大道的人不求闻达于世,不是老去炒作,让别人知道自己;修养高尚的人不会计较得失,常以吃亏为福;清虚宁静的人能够忘却自己,虚己而逍遥。应该于内在约束自己,而达到适得其分的境界。

3.道家讲内在的超越,用一个非常宏阔的角度和一个非常大的格局来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心胸能够更广阔,不至于在计较那些微小的得失里耗费了自己的生命。

4.针对河伯的问题,北海若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是不应加以辨知的。

5.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拿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而是取决于别人的评价。

6.我们中国文字中人品的“品”字就是三个口,说明我们文化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往往不在于我们自身。

7.因为万事万物各自的特点不同,所以不能够用同一个方式来衡量。

一行精华:

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触动,反思,改变:

整段文章主要讲述提倡多视角思考和观察的思想。庄子指出,任何单一视角都会存在盲区和漏洞,更何况还会有主观干扰因素的影响,离真实情况就会相去甚远。

所以我们必须练习跳出自身习惯视角的能力,用他人的视角乃至更高的全局视角去理性思考,这样才能领悟“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的精髓。

相关文章

  • 《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只怪自己组织还不学习

  • 庄子秋水

    季羡林 人生

  • 庄子 秋水

    《庄子 秋水》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弦歌不辍,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信念: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

  •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

  •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庄子》秋水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秋水 (一)

    《庄子·秋水》篇,庄子外篇的第️十篇,是继《逍遥游》与《齐物论》》之后,又一篇表达庄子主要哲理的精彩篇章。 在秋水...

  • 逍遥游6-庄周与慧施-子非鱼

    说到庄子和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肯定都听过。 出自《庄子》外篇《庄子•秋水》。原文: 庄子...

  • 《庄子 秋水》选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 庄子 · 外篇 ·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说什么》35秋水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ky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