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打动人的往往不是那些纸醉金迷,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确幸。
01.趁着连续休息两天的时间,才会有空闲去体验生活的气息。
刚刚做了炸土豆来吃,按照我们贵州的说法是,炸洋芋吃。
有时候普通话的表达方式会让人觉得别扭,就像我要用“nuo洋芋”来表达炸土豆这件事儿,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nuo)字。
书面化的表达谁人都能看懂,但方言化的表达,可能会有好些人看不懂。
但那是方言的魅力,也是一种认同感和归宿感,而方言折射出来的精神内核,身份认同,或许在一句乡音中,会让人无比激动吧。尤其是在外漂泊的人,也尤其习惯了说普通话的人。
我也记不清楚上一次吃炸洋芋是什么时候,尤其是贵州洋芋,感觉很遥远了。
洋芋是我妈给我从贵州寄过来的,从削洋芋,到炸洋芋,再到吃洋芋。不得不说,这是难得的感受,会让人觉得,人间珍品,就该如此。
我妈还给我寄来了贵州的辣椒。
我想这是体验生活,也是体验家乡难得的机会吧。在遥远的北京,这让人如数家珍。
而生活往往如此,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纸醉金迷,物质世界,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而幸福的事儿。
尤其文艺青年,尤其内心敏感的人。我觉得豪房豪车的吸引,远远比不上那些小确幸的事儿。
恰恰相反,那些物质的东西会让人劳累、迷失、妥协、找不到自己,所以村上春树笔下的“小确幸”才让人如此着迷吧。
我的笔名是小确幸韬,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女文艺青年的笔名。其实对我来说选择这个笔名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小而幸福的事儿挺打动我的,外加我的名字有个韬,就用了。
笔名这件事就是这么简单,再无其他。
而杂货铺这个公号名称来自于同样是日本作家的东野圭吾,我看了《解忧杂货铺》这本书,挺打动我的,也挺喜欢的。
所以就用了。社群也是,公众号也是,我想传递的精神价值也大多来自于笔名“小确幸”笔名的使用上和“杂货铺”公号名称的使用上。
做饭这件事是让人兴奋的事儿,从原材料开始,到熟食进入口中,是让人有成就感和体验感很幸福的一件事儿。
吃到贵州土豆的那一刻,可能吃进去的是所有吧。包括乡愁,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东西吧。
而旅行也是如此,让人兴奋,也让人期待。忍不住的会有不顾一切的想法去旅行。
旅行游记(2):关于郑州的第二次记忆02.好像有点跑题了,不过没有,这正是写作吸引人的地方。像很多不相关的事情,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写作我觉得就是要去尝试表达这种联系。(哈哈哈,强行绑架写作,下面回到正题。)
离开青岛后,连夜赶到郑州。
从菏泽转车后,第二天中午抵达郑州。
之前劳动节的时候来过郑州,本打算郑州呆两天,南京呆两天,票都提前买好了。
后来无奈,因为一些关系,没去南京,整个劳动节都呆在了郑州。
而第一次去郑州无疑是让人失望的,失望到第二次去郑州,没有去和盼盼聊聊。
盼盼是谁呢?一个文友,认识许久。第一次去郑州,就是为了去会友吧。
这次见面极其糟糕,从火车站等了她快一个小时开始,到晚上吃饭,到第二天,第三天………………直到现在也让人感到失望。
我还是第一次在旅行中遇见这样的事情:争吵、对立、斗气。
后来我静下来想了想,好像我们争吵了很多,其实啥也没争吵。盼盼不知道我想说啥,她想说的我却都知道。
而对于盼盼,现在要好很多了。她慢慢的能够听我说话了。也没了争吵,联系也挺多,她经常会问我一些事儿,我也会给她一些意见。
挺好。
而通过盼盼认识了她的朋友————我称呼她为小四姐。
03.到达郑州后,导航去了小四姐上班附近。
小四姐由于还没下班,于是叫我去她兼职上班的肯德基等她。
那是小四姐的一段光阴,为了学吉他而不断努力。
在肯德基看书到四五点,从周围逛了逛。等来了小四姐,她迟到了一点点。
然后我们骑着单车去了吃饭的地点。
我到郑州时,小四姐说还有其他两个朋友,问我介不介意,我说没问题。
这和我本身的计划有冲突,本来只是打算只和小四姐聊聊。不过也没事,因为我性格还算开朗,不害怕陌生的环境,也挺喜欢陌生的环境。
后来我们来到一家西餐厅。小四姐是基督徒,她那俩朋友也是,他们经常去西餐厅,而我还是第一次去西餐厅,会有些期待。
走进西餐厅,彼此介绍了自己,就等待着吃饭了。
上菜之后,我们聊了起来。
和他们吃饭,挺好的,吃饭前他们会祷告,这种仪式让人觉得很好。
旅行游记(2):关于郑州的第二次记忆现在看这张照片,依旧让人觉得温暖无比,也有表达不出来的力量。
旅行游记(2):关于郑州的第二次记忆这张照片和上张相比,很突兀,和谐的画面中,突然多出一个不和谐的面孔。
这也是这次聊天的矛盾所在。
我准备了好多问题,去问小四姐。但是小四姐朋友的出现让我乱了。
于是我把问小四姐的问题,问了她俩朋友。
抱歉,有点记不住他们名字,当时记得,现在忘了。
他们给我说了小四姐信基督教的经历,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挣扎过、痛苦过、迷失过,最后小四姐成了一个基督徒。
和他们的聊天是最让人劳累的,也是收获满满的。关于宗教信仰,那是个让人可望不可即,去不到的地方。
这点我很清楚,至少,目前不太可能。
我和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也是激化的,聊到最后,也是各说各话,各自有各自的立场。
我是一个比较崇尚自由主义的人文主义青年吧,也算个理想主义者。这和宗教之间,除了对立还是对立。
后来吃完饭后,小四姐送了我两本书,一本是《暗室之光》,一本是《圣经》。
旅行游记(2):关于郑州的第二次记忆吃完饭后,该去赶火车了。
离别时,小四姐的朋友对我说:“希望再次看到你时,你已经是个基督徒了。”
这是让我难受的。
后来回到北京,和项总深聊了宗教的问题,也聊到了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我认为宗教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的文化。这转变了我之前认为哲学是从宗教分离出来的观点。
而项总说:“宗教是哲学理性发生到极致的一种偏离。”
我们都共同觉得:宗教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哲学是百科全书,先有哲学,再有宗教。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而我有个学哲学专业的朋友,我们也曾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
也始终没有达成统一,我觉得对立是好的,它能让事物向前发展。
现在想想和项总的交流,还有和小四姐,还有她朋友的交流,都挺有意思的。
立场之外,那句突如其来的“神爱你,我也爱你。”
让人感到意外的感动。
而这种感动,在我的老家毕节,也让人感动。
我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但我觉得它的存在。
很多年后,想起那些个瞬间,会让人觉得,还是挺好的。
这是什么呢………………或许是感动吧,也可能是永恒。
文章写于8.28号,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韬韬杂货铺。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