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许嵩如隐士一般,身在圈中却不见其人,只是默默创作,时有好作品问世。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大概就是近两年吧,许嵩突然活跃在了公众的视野中,演唱会、综艺时不时的都有看到他。
难道多年的沉寂只为了这一刻的绽放?
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一来他出身不俗,音乐灵感也没枯竭,没有迎合市场的必要;二来公司海蝶为其创造了良好环境和丰富资源,从签约歌手到如今的音乐总监,他没理由为了更多利益突然就变得浮躁起来。
为了寻找答案我特意去回顾了许嵩的经历和关于他的专访,看完后我大概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了。
许嵩出道在零几年那个杀马特盛行的年代,凭借《玫瑰花的葬礼》、《城府》等作品俘获了一大批粉丝,甚至在qq音乐上曾打败过周杰伦。不过,有人叫好就有人唱衰,许多人质疑许嵩活在周杰伦的影子里,多年来他被贴上“模仿”,甚至“抄袭”的标签。
后来我通过进一步了解许嵩,阅读他的内心世界,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许嵩从来没有吝啬对周杰伦的崇拜,也曾在歌中向周杰伦致敬。对于模仿周杰伦,他也从不避讳。有喜欢的音乐人为榜样,通过模仿修炼自己的能力,有何不可呢?并且模仿只是一时,从他首张专辑的名字《自定义》就可以看出他是有自己音乐目标的人。后来许嵩潜心钻研,尤其是在作词上深究,努力创作出了自己调性的音乐,彻底摆脱了“抄袭”标签。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31003/79a2f21e32809185.jpg)
其次,许嵩在出道初期遭受了诸多不公,比如被资本欺骗,辛苦创作的音乐成为别人敛财的工具;上节目由于咖位太低被人不待见……这些遭遇让他深感圈里水深,于是筑起高墙自保。
因此回过头看,许嵩沉寂的那几年,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还有为了沉下心来做出更多优质的音乐回应质疑。
后来我在云村看到了许嵩的专访,发觉其谈吐气质、思维逻辑都很不错,我意识到喜欢他的人也许不只是因为音乐,还有人格魅力吧。在他的专访中我了解到他对音乐的态度是:向内探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接受抄袭呢?
至于如今许嵩为何又活跃在公众面,我想是年龄使然,许多过去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东西,随着岁月流逝,变得云淡风轻了。人成长以后,学会了接纳,学会了不那么畏缩,也学会了回馈,我想这就是关于这件事的正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