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份工作是做传统文化+互联网的,关于手工艺人、匠人匠心、明间手艺、传统生活、文化遗产,可惜做了不到半年吧,公司遇到瓶颈,不愿互相拖累,年初已经辞职了。
应该是刚上映没几天我就知道了这部电影,当然不是从电影本身的宣传看到的,如果宣传的够好也不用后来制片下跪了。我一朋友看完了发了一篇长微博,表示说这是个好电影,讲了什么样的匠人精神,顺便表扬了一下某影院对冷门电影的排片,我看到时就感兴趣了,还顺手把朋友的影评和影片名儿发给以前的领导推荐他们作一篇热点文章。
上周经过下跪事件后呢,我们这块小电影院也肯排片了。正逢周末,果断一个人跑去看。我喜欢安静,喜欢专注,喜欢匠心,喜欢质朴,喜欢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一切美。但是,看完之后,从内心来讲,我再也不愿听见百鸟朝凤。
1、唢呐 匠人
有太多像唢呐匠一样的人在大工业,大生产下被时代慢慢的淘汰了,做布鞋的,做蒲扇的,磨菜刀的,修钢笔的。有些时候我们总会为这些老手艺感到凄凉,感到惋惜,但是当性价比,时间成本,审美情趣,商业能力越来越跟不上现代化时,只能改变存在的方式了,改变不了,那就只有消亡。总会有些类似于蜀绣、漆器等国粹仍然能够保留下来,登上大雅之堂,而有些地方性的民俗文化,也会逐渐消失走向博物馆。我们总说要传承传统文化,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我们应该并且也只能更多的去传承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东西。
2、新玩意儿
你说手工布鞋做的精美,可是机器做的就算差很多但它真便宜阿;你说蒲扇编的漂亮,甚至不惜时间精力去用蚕丝做一把油扇,可是有空调了阿;你说榫卯牢固,当然是的,但人们选择家居牢固这个要素排在多少位了呢?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匠人精神了,不是从来没有,是从我们成为制造业大国,不断向外以性价比的方式输出Made In China的产品 那才开始逐渐消失的。那比如一个包包,一段丝巾,一个帽子,人的第一反应总还是会去看好不好看,而不是考虑这是什么手艺做的,有什么历史,为什么用这些图案。其实许多商品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同样很精美,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价格也会说一句,花这个钱我为什么不买更好看的。所以以前公司的一大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哪怕结合了现代元素,价格也让大部分人选择退步。
3、百鸟朝凤 敬畏亡灵
百鸟朝凤片尾天鸣一人(影片中确实是一人)在师傅坟前吹响了唢呐,而师傅的离去也就意味着唢呐离去,其实这正好的,唢呐该像广陵散一样失传,这样才会在后来人的想象中成为绝唱。而当越来越多的老手艺只存在人们的想象中时,可能在某一天,人们才会想起,我们还剩下哪些可以存在的旧东西。因为等到失去了才会珍惜,这是人的天性。而有些时候失去了也并不遗憾,因为你有了更好的代替。就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存在的,本身就被自然规律包含。
我们需要传承的绝不是百鸟朝凤,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所做之事的专注,对平凡生活艺术的表达,对自我的匠人之心,还有说不完的其他……至于存在于何形式,也都无所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