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徐公子,带你解密富豪第一桶金。
疫情带给人眼前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每个人都会在出门的时候戴上一只口罩。长时间下来,估计你也对口罩略知一二了,什么N95,什么医用口罩等。
而口罩最核心的起到防护隔离作用的,其实是一层薄薄的叫做熔喷布的东西。是一种化纤材料聚丙烯。它的上游是石油,下游是熔喷布。
由于供求剧烈波动,熔喷布的价格在疫情期间出现了3-65万每吨的大幅波动。而要满足仅仅我们国内的需要,每天的布需量就要2700万吨。
而我们要说到的陈建华和他的恒力石化有多牛呢?每天从他工厂里出去的聚丙烯可产出4亿只口罩。把中石化等大鳄这项产品的产能远远甩在了后面。
一、
1971年3月,陈建华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县出生。那是江南农村的一个穷苦家庭,陈建华从小就承担生活的重担。
13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还在读初中,但陈建华却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养家。
陈建华年龄太小,没有太多适合他的工作,他不得不去建筑工地,做一名建筑工人。
高强度的工作,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并没有让他退缩。
3年后的一天,一次生产事故,让他的脚受了重伤。
住在医院的半年,陈建华第一次静静思考这份工作和未来。要不是这次突如其来的事故,可能就没有未来的这位江苏首富。
出院之后,陈建华发现苏州的纺织业慢慢兴起,纺织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
这就催生了纺织厂上游的蚕丝生意,经常有工厂跑到陈建华家乡收购蚕丝。
陈建华拿着做建筑工存下的钱,做起了收购农民蚕丝的生意。
头脑灵活,踏实勤奋,农民出身的陈建华,很能讨得农民们的信任。农民们愿意先给他蚕丝,等他收到钱,再给货款。
这让陈建华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几年时间,他就赚到了上百万元,成了当地一名大富翁。
和纺织厂合作的过程中,陈建华不仅赚到了钱,还收获了爱情。
范红卫是纺织工厂里的一个会计,比陈建华大四岁。财务结算的时候,陈建华经常与范红卫打交道,一来二去,两人暗生情愫。没多久,两人就结婚了。
一个吃着铁饭碗的女会计,嫁给了一个建筑工人,不得不佩服范红卫的眼光和胆识。
“女大三抱金砖”,陈建华也实实在在找到了一个事业上的强大助手。
这个贤内助在结婚没多久,就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
长期做纺织原材料的生意,积累第一桶金后,陈建华有了创业开纺织厂的想法。
但要建一座工厂,投入巨大,谈何容易?
1994年,有一个濒临倒闭的纺织工厂,进入了陈建华的视线。
一直做会计的范红卫,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于是,两人押上全副身家,并四处举债,凑了369万元,将这家工厂买了下来。
这是两夫妻的第一次豪赌,很幸运,他们赌对了。
陈建华将工厂改名为吴江纺织厂,当上了总经理;范红卫辞掉了工作,成为了吴江纺织厂的财务总监。
在两人的悉心经营之下,吴江纺织厂起死回生;第二年,工厂就实现了1000万元的盈利。
那个时候,是苏州纺织行业井喷,陈建华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但没多久,这个行业,就遭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最大的危机。
二、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苏州的纺织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不少纺织厂倒闭,很多老板破产,纷纷挥泪甩卖厂房和设备。
范红卫有多年执掌财务的经验,工厂的现金流一直保持良好。
每一次危机到来,危险中伴有机会。对于手握现金的陈建华来说,此时遍地都是便宜的资产。
夫妻俩进行了第二次豪赌,他们大量收购倒闭的工厂,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这场金融危机很快就过去了,苏州的纺织行业都重新繁荣起来,而此时的陈建华,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这一次,夫妻俩又赌对了。
多年浸淫纺织行业,陈建华不再满足于只做纺织,随着化纤新材料的出现,纺织行业也会面临重大的变革。
2002年,陈建华投资了22亿元,投建了化纤厂,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延伸。
第二年,陈建华将旗下大大小小的产业进行整合,组建了恒力集团,正式开启了集团化运作。
陈建华在苏州成了知名的企业家,免不了与当地政府部门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主政一方的领导,命运也将随之沉浮。
此后的几年,陈建华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和并购,主要还是围绕纺织产业,向上游进行扩张,发展了石化、新材料和地产的业务。
经过多年布局,2010年,陈建华在大连投资了长兴岛炼化项目。他打通了从上游石油炼化,到下游化纤织造的整条产业链。
更重要的是,在领导的关照下,陈建华拿到登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
从2012年开始,恒力集团旗下的恒力化纤,就进入了上市辅导。2013年,恒力化纤冲刺IPO,但当时化纤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强,很难通过证监会审批。
在A股IPO折戟沉沙之后,陈建华并没有放弃,选择了曲线救国之路——借壳上市。
2015年,大连的国企上市公司——大橡塑连续两年亏损,陷入了经营困境。为了保住上市公司地位,大橡塑两次提出重组计划,但被当地主管部门否决。
2015年6月,大连国投宣布将其持有大橡塑的30%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
根据规定的受让条件,当时只有中石化和恒力集团满足;不出意外,恒力集团拿到了上市公司的股份。
随后,大连国投成立一家子公司,将大橡塑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剥离,纳入到新成立的子公司。
将大橡塑掏成一家干净的壳之后,再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了恒力化纤99.99的股份。
2016年3月,恒力化纤成功完成了借壳上市,陈建华成了上市公司的控制人。
恒力化纤借壳上市,实际上是陈建华的第三次豪赌,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
尘埃落定之时,辽宁省官场地震,陈建华也受到牵连,接受了问话。
所幸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范红卫主持工作,恒力集团的生产和经营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没多久,陈建华也恢复了正常工作,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经济问题。
第三次豪赌再次获胜,陈建华和范红卫,以及他们苦心经营二十几年的恒力集团,走上了巅峰。
三、
2020年,恒力集团的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6953亿元,超过了江苏的民企巨头苏宁集团,成了世界500强排名107的巨头。
不知不觉中,恒力集团成为了继华为之后,最大的国内民营企业之一。
恒力集团与华为的营业额相比,少了大约2000亿。在恒力集团内部,华为也成为了他们赶超的目标。
上市公司恒力化纤,后来更名为恒力石化,股价也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上涨。
从去年底的24元每股,一路最高暴涨到49元,市值膨胀到了2544亿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伴随着恒力石化市值的一路暴涨,陈建华和范红卫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上涨。
夫妻俩以2600亿元的财富,摘得了江苏新首富的桂冠,并刷新了江苏首富的新高度。
陈建华从一个建筑工人,与会计妻子范红卫白手起家,二十几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营业额7000亿的民企巨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陈建华的成功,离不开他敢于豪赌的性格,更离不开他咬定实业不放松。
在大量的企业家,搞多元化经营,脱实向虚玩金融的潮流下,能够从一而终,坚持初心,坚持做实业,获得巨大的成功。
这是他应得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