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第一天的品社课上,我让学生们自由谈一谈自己的寒假见闻或收获。学生们兴趣高涨,纷纷举手想要分享自己的见闻。
第一个站起来分享的是小伟。他分享的是寒假里发生在老家的事情。有一天,他看见几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玩,因为小事起了争执,结果其中的一个孩子就顺手拿起砖头朝另一个孩子的头上拍去,把另一个孩子头砸破了。小伟分享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竟也是乐在其中,不时发出笑声。
(当那个孩子拿起砖头时,他有想过后果吗?他有对生命的敬畏吗?是谁给了他这个“勇气”?为什么小伟像讲笑话一样在叙述着这件事?其他学生也像听故事一样开心地笑着?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否存在着问题?)
第二个站起来分享的是小嘉。他分享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觉得他的父母更疼爱弟弟,而不是他,非常恼火。在一次父母外出的时候,他给父母开了视频,直播自己打开煤气罐试图自杀的过程,所幸,他的父母及时感到,他没有生命危险。
(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吗?父母尝试过有意识地与孩子沟通吗?是什么让孩子动不动就以死来“要挟”自己的父母呢?)
第三个站起来分享的是小贝。她讲了自己老家的其中一所学校,非常强调成绩。如果学生考得不好,将受到老师的责骂甚至殴打,而未考出优异成绩的老师同样要受到学校校长的批评,甚至扣工资。她说其中有一位学生被老师用粗粗的棍子打得手骨折了,而孩子和家长却无能为力,接受了这一事实。
(这样的校长肯定真实存在,这样的老师肯定也不在少数。有人说,不是早就严令禁止体罚学生了吗?是啊!早就严令禁止了!早就严令禁止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原本想让学生开心地分享自己的寒假见闻以及收获,没有想到学生分享的更多的是一些沉重的事情,然而,这样的事却是更值得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的。此时此刻,它比分享快乐的事显得更有意义,也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当听了小伟的陈述后,我没有马上评价,而是接着给他们讲了一个浙江的十四五岁的少年因为“哥们”义气,去帮助他的“哥们”教训其他时,却被活活地打死,而他估计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哥们”只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和另一个人发生了口角。
当我讲完这个新闻询问小伟他对照着这两个事情谈谈自己的想法时,他脸上的笑容没有了,其他同学也陷入了沉思。这堂课,我们上得特别沉重。
一堂课是无法系统地讲授生命教育(尊重他人生命、珍爱自我生命、敬畏生命成长)、教育的奖与罚,然而,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事情背后的原因却是摆在眼前的、急迫的事情。我也将在今后的课堂上以及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贯穿之中,引导学生对生命多一些敬畏,对他人多一份感恩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