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
文/彭治旗
讲作文,我首先讲的是观察。剖析了一些案例之后,我问他们是否学会了,一些孩子犹豫地摇头,眼神疑惑。
我又给他们举了一个案例: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三·冒险史·波西米亚丑闻》这个故事中,开篇不久华生出诊回家途中,顺道拜访福尔摩斯。一见面福尔摩斯就对华生说,你重了多少,最近在做什么,前段时间淋过雨,家里有一个笨手笨脚、粗心大意的小女佣……
这让华生大吃一惊。
“你是在看而不是在观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很清楚的。比如说,你常看到从下面大厅到这间屋子的梯级吧?”
“经常看到的。”
“多少次了?”
“嗯,不下于几百次吧。”
“那么,有多少梯级?”
“多少梯级?我不知道。”
“那就对啦!因为你没有观察,而只是看嘛。这恰恰是我要指出的要害所在。你瞧,我知道共有17个梯级。因为我不但看而且观察了……”
最后,我总结:
看,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动作,而观察不仅要看,更有思考、分析,有思维的主动参与,这样才能发现对象的特点,使之成为笔下的素材。
我又问孩子们,学会了吧?孩子们又是默不作声,左右四顾,看别人的反应呢。在我的连续追问之下,终于,有一半多的孩子举起手,懂了。
其他的孩子怎么办呢?
好吧,我们就来聊聊校园故事。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特别关注到一个人,注意她/他穿了什么衣服,走路的姿势,微笑的模样,甚至皱眉的方式……即使她/他不在你的眼前,你也会清晰地记起她/他的模样,想象她/他做着什么,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这就是观察,你不仅看得细,还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上去了。
孩子们会心而笑,抿嘴不语。
这就是他们的表达方式,这个年级最优秀的孩子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