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伟大的作品,被誉为茅盾文学奖里的一颗明珠。我第一次拜读这本书就被里面的丰满的人物和接地气的故事所倾倒折服,并为此反反复复读了三遍。里面的主人公少平与少安,是这部小说里的经典人物,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向。而我心中倾向于少平的理想甚于少安的生活。
少安的轨迹就是每个人都面对的轨迹,是生活的轨迹。少安生下来就面对贫穷,贫困的生活使得他不得不放弃了学业,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自己一个人扛起了养家的重担,从此让一家人吃饱饭,让日子过得更好就成为他的生活的唯一追求。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少安又顺应时代开始了创业,并成为双水村首富,有钱后还想着拍三国给自己挣名声,为双水村修学校搞慈善。最后出人头地,名利双收。有多少人是像少安这样在生活,我无法考证,但是大有人在。我一直以为,少安的活法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基本的思想和生活轨迹,基本符合儒家入世的态度。这也是每个人追求的大致生活轨迹。但是,这样的生活态度本来是爱国主义具体到家族里的一种表现,体现为公而忘私,注重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情感。基于这一点我们发现,其实少安过于忽略自己,考虑的更多的是父母妻子兄弟姐妹。他要考虑年迈的奶奶,要考虑勤劳的父母,苦命的姐姐,远在外地的弟弟和正在读书的妹妹。。。
少平生活环境与少安是相同的,贫困的家庭成为他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不同的是,少平的心中除了想摆脱贫困吃饱肚子之外,他还有跟高的追求。少平在学生时代就酷爱读书,哪怕吃不饱饭,也不能阻挡他对书的渴望。他本有机会和少安一起经营砖厂,共同致富。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他去黄原城,做过泥水匠,后来又去了煤矿挖煤,本就是农民出身的他下矿挖煤简直易如反掌。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他并没有被劳动磨去心性,而是在劳动中更多的思考这个世界。虽然艰苦的劳动经常让他筋疲力尽,即便如此,少平也没有忘记读书,经常是自己一个人躲到工地偏僻的角落里偷偷的读从田晓霞那里借来的书。在他看来,他是浪子,是达摩流浪者,他的生活永远在路上。他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尽管外面的世界同样艰难,但他相信,经过努力,仍然让自己过得很精彩。
少安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是这样的,我为生活而活,吃饱穿暖,诚实劳动,修身齐家。少平的经历告诉我们,除了生活,我还可以为理想去努力,理想不一定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理想一定是你自己向往的。那种生活不一定体面,却能让你充实。我不否认邵安的生活,我却更向往少平的理想。
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要生活,我也要理想。我为生活而活,我也为理想而活。
第35篇 读《平凡的世界》:爱生活,更爱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