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与我近距离相处过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心性坚韧,性情随和,表达得体,豁达通透的人。这个评价我不拒绝,因为我的自评报告也是这么写的,但仅限于近些年。昔日的我,与现在可谓判若两人。
年轻时,我个性强,又很爱面子,什么都想做到让别人无话可说,这也导致我的胜负心很强。为了让别人满意,也为了胜人一筹,我总是起早贪黑,拼时间和体力没日没夜去追赶。我可以为了写一篇工作总结熬夜到两三点,可以为了备好一节课放弃节假日的消遣,可以为了护学生周全得罪身边所有人,可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压榨学生所有的休息时间……我很多的“可以”,都是为了要一个很可以的“结果”。“结果”我是要到 了,但我活得并不开心。别人看我风头无两,我却踽踽独行心有戚戚。
这种生命状态持续了三四年,我觉得很累,很孤独,我经常扪心自问,这难道就是我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它真的有意义的话,为什么我达到目的之后没有那种高歌一曲的自我陶醉?我要不要放弃这种努力,从此一生随大溜?一番冥思苦想后,我终于想明白了,我的努力并没有问题,因为不论我有多么强烈的好胜心,都是光明正大的竞争,从未背后嚼舌根,也从未暗中使绊子,我甚至连这种心思都没产生过。但我所谓的努力,只是在证明自己,而非发展学生。我的努力很低阶,目标也很狭隘。我虽然每天都在勤奋地做事,但我从未思考过我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更未思考过我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像一个安装了程序的人工智能,按指令做事,绝不误事。
我心中生出来的孤独和戚戚,并非过分努力给身边人造成压力所致。事实上我身边的同事,包括我的家人,都没有觉得我努力有什么不对,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而是我逐渐不满意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的。我隐隐地认为,我应该把我努力工作的意义搞明白,我不能做一具只听上级指令行事的行尸走肉。
自从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就开始寻找良方进行自救。我想过咨询专家,但我根本走不出去,专家也请不进来。我也偷偷去过市里最牛的私立学校应聘,不料试讲就卡壳了。我还气势磅礴地想过,老子要“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我不知道天有多高,海有多阔,翅膀和鱼鳍都没有准备好,凭什么高飞和跃动?思来想去,唯一能够进行自我救赎的,恐怕只有去读书了。或许是福至心灵吧,现在看来,我当初那灵光一闪的念头竟然为我找准了成长的方向。也感谢我的母亲,打小我就被她训练出了超强的行动力。于是我开始了功利性的阅读——需要什么读什么。我需要提高对教育的理解,就买教育理论的书来读。我需要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就买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来读。我需要解决带班中的问题,我就买班级管理方面的书来读。我需要解决青春期学生的问题,我就买关于青春期和两性方面的书来读。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终于明白我作为一个教师的意义所在了。教师的意义,首先是唤醒学生人性中向美、向善的力量,将他们培养成好孩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是要唤醒学生群体的上进心和对未来的憧憬之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要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担当和创新精神。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责任,有担当,有憧憬,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好孩子,才有美好的未来。我努力工作的意义,就是让我的每个学生都有美好的未来。
只输入不输出,这样的读书是低效的,很容易成为纸上谈兵。就像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这是因为只跟文字交流,却不付诸行动。我不仅读书,还把书中学到的一招一式用到我的工作实践中,有些一用就有效,有些用了适得其反。为什么同样的工作场景,同样的方法却不奏效呢?我该如何改进呢?我学别人的东西究竟要学什么呢?这就是思考。有了行动,又有了思考,我就把我的行动与思考记录下来,既有叙述,也有反思。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我根据我的成长路径调整一下叶澜教授的话,一个教师任劳任怨干30年不一定受学生欢迎,但坚持读书并写三年教育反思,一定能成为学生欢迎的人师。再持续发力,就能成为自己心中的明师,别人眼中的名师。
我年轻时,性情刚硬,性格急躁。经常因为做事沉稳不足,毛躁有余招到领导和同事的吐槽,以及学生的不满。每次急得行不对路,口不择言后,我也很懊恼,但就是本性难移,恶习难改。
怎么办?怎么办?每当午夜梦回之际,我都在向内寻找答案,但总是无功而返。有一天,校长喜滋滋地对大家说,他把学校外面的一块荒地谈了下来,农户免费给老师们种菜,愿意种的就去认领一小块荒地。我从小就懂得“人勤地不懒”的道理,我肯定要认领一块菜地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自那以后,我的业余时间就在菜地里忙碌。当我看着绿油油的菜地,闻着各种蔬菜的清香时,猛然发现,我的耐性比以前真是好太多了。我突然就明白了,慢工细活可以缓和我的刚硬,也可以剔除我的毛躁。我若真想变成一个行事有序,说话有度,为人有节的温和之人,我就得通过“慢工细活”刻意磨练自己。
织毛衣是个特别需要耐心的活,于是我又利用闲余时间为家人织毛衣,并且特意买那种细毛线来织。织好一件成人毛衣,需要花去我一个半月的休息时间,但我很有成就感。一是我织的毛衣很漂亮,深得家人喜欢;二是我织毛衣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令女同事们羡慕;三是我的毛躁之气越来越少,深受他人好评。粗略统计,大大小小的毛衣,我先后织了50余件。在此,我不妨嘚瑟一番,我织毛衣的手艺,在我的原单位,那是有口皆碑。起针、收边,领口和袖口的收针,我都练出了绝活,不少女同事都要向我取经。
除了织毛衣外,我还迷恋上十字绣,尤其是那种用缝纫线在鞋垫上绣图案的精细活,更是需要耐心和恒心,否则就会半途而废。我从剪鞋样,到粘布壳,再到制作鞋垫,最后一针一线绣出美丽的十字花鞋垫,一双40码的鞋垫需要花费我2个月的业余时间。从鞋垫的正面看,我的手艺与大多数人相差无几,但若反过来再看鞋垫的背面,我的手艺就要超过大多数人,因为鞋垫背面全是竖直的针脚,绝无杂乱之痕迹。细数一番,长长短短的鞋垫,我先后绣了30余双。很多人看到我绣的鞋垫都会感叹,这简直就是艺术品啊。
开荒种菜,织毛衣,绣鞋垫,这些活都需要耐心和细心,以及一颗等待之心。而我,恰恰喜欢做这些事,持久而认真,这就有效的磨炼了我的心性。
现在,我再也不是那个做事冲动,说话随心的人,我学会了克制,隐忍和适度的妥协。
我年轻时,牙尖嘴利,说话一针见血,还总爱揭短。别人把话说到心坎上,我把刀插到心窝里。我还自鸣得意地给自己立了一个真性情的人设,说我是刀子嘴,豆腐心。
刀子嘴只管自己说了解气,哪管别人是否生气。因此,我每次说话都只管自己爽,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至于豆腐心,我早先认为它是温软的,我视自己为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但我后来明白,这个豆腐,它是块冻豆腐,很冷,很硬,一旦砸出来,就要把人砸个血窟窿。我当然不愿意向别人兜头砸过去,我再不堪,骨子里也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但没有人教我如何把内心的善良用最甜蜜最温润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在这方面碰了很多壁,得罪了不少人,终于下定决心要换一种说话方式来与他人和谐相处。既然我说不好话,那我就少说话。我用心听别人说话,好听的,不好听的,我都听进耳朵,然后在心里反复琢磨:哪句话带刺,伤人;哪句话带甜,喜人;哪句话有哲理,启发人。身边那些人缘好的,说话就像灌糖水一样的人,就是我的师傅。我悄悄地观察他们说话的表情,感受他们说话的语气,分析他们说话的内容。慢慢地,我就发现了其中的诀窍:表情要松弛,语气要温和,内容要友善。最为关键的是,绝不对别人的言行进行价值判断,也不对别人指手画脚。对比之下,我之前说话语气很冲,喜欢进行价值判断,还喜欢下结论,甚至连人家的可怕未来都预设好了。
当我学会了正常说话,同事不再疏远我,学生也不再抗拒我,家人也觉得我很可爱,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原来幸福一直都在,只是我以前不知道怎么获得。
我年轻时,也是文学青年一枚,难免多愁善感,加上爱好少,不合群,心中难免郁闷,怎么办?我就让自己立刻干活,一刻不停地干活。在学校,我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不停地干,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没有时间去郁闷,更没时间去胡思乱想。在家里,只要我觉得心烦、迷茫,立马就去搞卫生,眼见着自己亲手把屋子里的赃物扫掉,污迹清除,心里就觉得特别亮堂。我还特别喜欢洗碗,看着碗盆上的油污被洗洁精除去,再被流水冲走,那个过程特别治愈。
我空虚,就立即动手干活,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就生出来了。我郁闷,就立即去做家务,把家里每个角落都收拾干净,心里就特别明亮,也特别愉悦。总之,就不让自己闲着去生闷气。很多人都说我很大气,其实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比生气更重要,我也没时间去关注那些令人生气的事情,更没精力去计较那些鼠肚鸡肠的事儿。
我初为人师时,特别不接受我的学生不喜欢我。我觉得我对学生付出的是100%,那么学生就要100%喜欢我。我接纳并尊重每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都要接纳并喜欢我。那时,只要我得知某个学生不喜欢我,甚至还在私底下非议我,我就会寝食难安。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很没面子,没有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慢慢地,意志就变得很消沉,行动也变得迟缓。
这种认知心态,是为师之大忌。它会让教师变得患得患失,既容易消极颓废,也容易放弃原则。我经常被学生的情感牵制着,搞得心里很不痛快,我知道这是一种病态心理,需要治疗。只是,我该如何疗愈心中的疾病呢?
这个答案又回到了文章的开头,那就是读书。我一直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才能从智者那里找到打开人生困顿的密钥。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彻底摆脱了内在的自卑。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让我彻底治愈了心中“每个学生都要喜欢我”的非分之想。认知问题一旦得到解决,我的心胸就辽阔了,心态也阳光了,格局也大了。我不再因为某个学生不喜欢我,我就放弃自己的责任,也不再因为某个学生非议我,我就小心翼翼左右兼顾。不管学生乐意不乐意,我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他们培养成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一个对未来有憧憬之心的“四有”好学生。如果他们胆敢违反公德,不讲私德,甚至还有违大德,我对他们必严惩不贷!我才不管他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我要堂堂正正教书,堂堂正正为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