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台湾》节选的读后感

作者: 元晓馒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3:46 被阅读77次
    蒋勋用少年的视角来讲述那个岛屿上的人和事

    这篇读后感名为《少年台湾》节选的读后感,这是因为我没有办法直接购买纸质书,而电子书方面我搜了很多地方只找到了一个试读的版本,所以就读了序言加上四章的内容:少年观音,少年龙峒,少年芹壁,少年水头。如果写是《少年台湾》读后感,怕是一般人都会以为是读了整本书才有的读后感。有没有区别呢,也许会有些许区别吧。

    这本书是读写研习社的共读课上推荐的,小火在课上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本书的概况,然后读了一下这本书的序。小火在课上有问到“提起台湾,你会想到什么?”,在听课的时候其实我是什么答案也没有想到的,即使小火给出了政党和风土人情这样的思考线索。毕竟我,从来都不太关心政治;我,也还没有踏上过那片土地。但是在后来寻找《少年台湾》这本书的文本的时候,我想到了。提起台湾,我想到的是是珍珠奶茶和台湾小吃(吃货属性的表现);而提起台湾小吃,我就会想到本科的时候,学校南门小吃街上存在过的台湾小吃。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来源于台湾,反正被冠上了台湾的名号,我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一起。台湾饭团,蚵仔煎,冬瓜茶,格子Q,这些我都很喜欢的食物以及我并没有太get到点的大肠包小肠。除此以外,对台湾的印象还来源于我在现在住的城市里面遇到过的几个台湾人。作为人,他们是善良的和善的,说话从来不会带有很重的戾气;作为生活里的人,他们与其他人类也一样,要为衣食住行发愁,同时也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期望,因此肯努力。这些大概就是我对台湾的全部印象了。

    打开这本书(虽然我是从手机上的app里打开的),把听过一遍的序又读了一遍,我很喜欢这个序。作者蒋勋写道,

    “我不为什么,写了《少年台湾》,那些长久生活在土地里人的记忆,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这么真实,这么具体,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岛屿天长地久,没有人可以使我沮丧或失落。”

    这是蒋勋在重温他的记忆,他“挥之不去的青少年岁月的记忆”,关于在“岛屿各个角落的底层生活着”的人们的记忆。这些文字仿佛也在勾动着我关于青少年和童年的回忆,关于故乡里的那些人和事,也就是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和光影。

    《少年台湾》这本书的分类是散文。什么是散文?高中毕业多年的我对于这个词的定义已经有些模糊了。我打开维基百科搜索了一下。

    “散文,是“松散”的结构,相对于韵文和诗文来说。正因为松散带来的自由,散文作品表达出的思想通常有着丰富与圆满的特色。”

    没错,我觉得这本《少年台湾》就是丰富和圆满的,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通过少年视角里的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和光影,给我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个个画面下的场景,一个个场景里的人,一句句那些人嘴里说出的话,一个个他们做出的动作,而所有这些都包含着不同的主题——少年观音里的环境保护主题,少年龙峒和少年水头里的反战主题,以及少年芹壁里的年轻人留在故乡还是出去闯荡的主题。我相信在我还没读到的章节里应该还有更多的主题吧,这是《少年台湾》的丰富和美。

    跟着《少年台湾》我们都是背着背包流浪的少年,走过那些地方,看过那些人,听着那些故事。我们走着,看着,听着,思考着。下一站去哪里呢?

    要不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看一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小火君_:我很喜欢《少年台湾》文字干净慵懒,像午后阳光。有情怀有故事,有回忆有乡愁

      本文标题:《少年台湾》节选的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ysqxtx.html